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企业 > 正文

Grab 裁员,互联网寒意席卷东南亚

早在2020年6月,Grab的竞争对手,东南亚的另一家提供打车、外卖等服务的互联网巨头GoTo集团就宣布裁员430人。去年11月,GoTo又裁员1300人之多,占公司总人数的12%。不久前的3月,GoTo又宣布要裁员600人。

GoTo的CEO安德烈·索里斯托还在采访中直言,这段时期"具有挑战性",要"创建一个更精简的组织"。

同样,SeaLimited和其旗下的Shopee,去年的裁员风波更是屡上新闻。尤其是Shopee连续几轮的海外市场大撤退,涉及到裁员人数合计达到6000~7000人。此外,在新加坡设有办公室的美资互联网大厂如Meta、Google,几轮裁员下来也同样严重影响到了东南亚互联网职场风向。

相比之下,Grab的裁员节奏反而相对缓慢。

不仅如此,由于 Grab 于 2022 年收购了马来的生鲜电商连锁品牌 Jaya Grocer,其纸面的员工人数在去年不降反增——增加了 3000 余人,也正因为此其总人数才逐渐达到 2022 年年报中显示的 11934 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Grab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布局颇为奇特:

虽然Grab最初在马来西亚创立,但从2014年初就把总部迁到了新加坡,以新加坡为基础辐射东南亚地区的8个国家400多个城市。然而,除了东南亚的雅加达、胡志明市等,Grab还在北京、班加罗尔和美国西雅图等全球7个城市都设有研发中心——但这些城市并没有Grab的业务覆盖。

北京是Grab在东南亚之外成立的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

Grab在世界各地的研发中心,都布局了"特定的业务"——从Grab官方资料上来看,Grab北京办公室建立于2015年5月,重点研发领域包括Grabfood和物联网等;西雅图研发中心建立于2016年1月,重点工作则包括数据平台、用户信任、身份与安全等。而在更靠近东南亚市场的新加坡,则多了司机体验、客户体验以及Grabpay等工作,在雅加达也更侧重商家和司机入驻等更靠近市场端的工作。

也就是说,Grab虽然在这些市场没有布局业务,但布局了大量的研发人才。这既可以理解为Grab的人才储备战略,也可以解释为东南亚本身的人才缺乏。

全球布局人才是Grab能保持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但也是触发其寒冬下收缩的导火索。

在此次的裁员中,Grab西雅图研发中心也被认为是"裁员重灾区"——据传有80%人员被裁;而北京研发中心也遭遇一定比例的裁员。

因此,此次裁员,更像是Grab面对"寒意"下的收缩。伴随着Grab等东南亚大厂在全球范围内研发中心的搭建,以及过去几年在电商、本地生活、出行、支付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拓展,由于战略步子迈得太大而造成的人员冗余,裁员几乎是一种必然。

此外,人才的分散和臃肿,势必也会带来管理和执行效率上的牵绊。由于Grab吸收了多个国家的科技人才,在文化融入和沟通上都会存在障碍。有被裁员工甚至吐槽,Grab内部也开始内卷,一些中层管理者也在此次裁员之列。

今年一季度Grab业绩会中也披露,过去两个季度,其核心部门和公司职能部门的整体员工人数环比下降。管理层仍然专注于提高整个组织的成本效益,以进一步降低区域企业成本。

三、Copy China,甜蜜后的阵痛

更深刻的隐忧,是这家互联网公司的"基因"。

表面上,这是一家从东南亚成长起来、极具活力的平台企业。

"Grab是东南亚的‘超级应用’,服务很好,一般不会有送错,不接单这些情况。"

这是一位消费者在使用Grab后的评价。实际上,Grab在东南亚消费者的观感里普遍还不错。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