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读书 > 书评 > 正文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如何传递匠人精神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如何传递匠人精神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如何传递匠人精神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如何传递匠人精神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缪惟(笔名舒春)编著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这是一套不同寻常的绘本作品:一是富有京味儿的文学表达,读来颇感亲切,充满温度和厚度。二是把咱们先人宝贵的匠人精神和做派写得活灵活现,耐人寻味。三是严谨的创作态度,一人一物、一市一景,都刻画得一丝不苟。四是含义深刻且深远,读这样的故事会给孩子留下明亮的精神底色。”

——作家、评论家吴泰昌

“中华匠人精神传奇故事图画书”丛书是一套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象的图书。它讲述的是中国故事,绘画风格让我想起自己童年时代看过的那些线描式的连环画,亲切无比。在当下卡通、动漫流行的趋势下,这套丛书的编辑和作者似乎有意要采取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方式,从传统中寻找到创新的途径。

介绍中国人的工匠精神是“中华匠人精神”这套丛书的主题。工匠精神追求的是卓越的创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曾忽视过工匠精神,但当中国在飞速发展中从“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升级时,我们又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中华匠人精神”丛书的编创顺应了时代需要,也是一个大胆的编辑构想,因为工匠精神毕竟是一种关乎职业和经验的抽象理念,孩子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但策划和编著缪惟想出了好主意,就是从孩子们的身边事讲起,从日常生活讲起。比如丛书的第一辑有五本,分别是《烤鸭王》《火锅王》《大鞋匠》《大药房》和《大茶庄》。这些故事所讲述的既有孩子们爱吃的烤鸭、涮羊肉,也有普通百姓家里常穿的布鞋、喝的花茶,也有遇到小病小痛就要光顾的药店。这些孩子们并不陌生的东西,既古老又生机勃勃绵延至今,浸透着代代相传的中华匠人精神。这样的讲述方式把抽象的精神理念与孩子们的具体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聚餐还是分食?古人的饮食方式是这样的

    聚餐还是分食?古人的饮食方式是这样的

    如今,无论家庭或外出宴请聚会,公筷分餐大行其道,但以往国人中餐聚会,多采用围桌共食的方式,这样既显场面隆重热烈,又显热情亲密。尽管围桌共食方式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传统,但其实分餐自古就有。分餐制的历史无疑可上溯到史前时代,而合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其后逐渐发展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

    2023-04-10 09:46 古人 饮食方式 分餐制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的传说,为何广为流传?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的传说,为何广为流传?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是一个著名的南京民间传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在功臣楼上宴请开国功臣,却暗地在功臣楼里埋藏火药意图暗害群臣。宴会中,朱元璋中途借故退席,然后命人锁住楼门,引爆火药,将楼里正在吃喝的一群功臣全部炸死。只有徐达事先得到“活神仙”刘伯温的预警,紧跟朱元璋一同离开而逃脱。

    2023-04-07 10:45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 南京民间传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在唐代曾是“黄金周”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在唐代曾是“黄金周”

    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了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清明节人们放假几天?又是怎么过的?

    2023-04-06 10:02 古代 清明节 国家法定假日 唐代
    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古代,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不容易,连以善于旅行著称的诗仙李白也不免感慨“行路难”。那么千百年来,古人的旅行究竟是什么情形?

    2023-04-04 09:52 古人的旅行 郊游活动
    古人如何称呼子女?义子为何俗称“螟蛉之子”?

    古人如何称呼子女?义子为何俗称“螟蛉之子”?

    “子”的篆字,像襁褓中的婴儿,本指幼儿,包括男女,后为子女的通称。《论语·公冶长》所谓“以其子妻之”“以其兄之子妻之”,其中的“子”,无疑均指女性。

    2023-04-03 15:29 古人 称呼子女 螟蛉之子
    宋代人的“主食厨房”

    宋代人的“主食厨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一方面,宋代的粮食种类和产量都较之前有较大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宋代人提倡勤俭节约的家训、格言等也大量涌现。

    2023-03-31 09:46 宋代 主食
    为你增添美感的“胭脂”,最初原来是个地名

    为你增添美感的“胭脂”,最初原来是个地名

    “胭脂”是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化妆品。不为人知的是,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胭脂”,不仅是个“舶来品”,而且它的名字最初还“胭脂”属于音译词,但却表意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化妆品的颜色和质地,大概是汉语中翻译得最好的词之一。它一度被写为“燕脂”、“燕支”,其实它最早的写法是“焉支”。

    2023-03-30 10:56 胭脂 焉支
    古人也爱健身?苏东坡还是“长跑达人”!

    古人也爱健身?苏东坡还是“长跑达人”!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刚刚度过凛冬,健身达人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随着搜索量的增长,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关健身的内容也纷纷被推送到用户端。如今的健身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还有线上的健身操、健身直播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人是如何健身的?

    2023-03-29 15:19 苏东坡 古人 健身
    除了休闲娱乐,古代的风筝居然还有这些用途

    除了休闲娱乐,古代的风筝居然还有这些用途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阳春时节,和风骀荡,各式各样的风筝又飘满了天空。寂寥的天空,因此变得多姿多彩,妩媚妖娆。

    2023-03-28 13:37 纸鸢 放风筝
    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步骤之繁复、工具之奢华

    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步骤之繁复、工具之奢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很多女孩甚至男孩好像都掌握了一种魔法,那就是——化妆术!不得不说,高超的化妆技艺可真是让人惊叹连连,恨不得借一双这样的“神奇之手”帮助自己“焕发新颜”。

    2023-03-27 17:15 古代女子 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