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大明官员上早朝时,突然内急怎么办?(2)

但如果不知道此礼节,想要忍住待到仪式结束,则更有可能失仪,甚至可能遭到处罚。

明英宗时,刑科给事中曾瑄因为早朝时内急,不知是怕禀报失礼还是真的太着急,竟然直接在殿前丹墀(即宫殿前的台阶)失禁,在诸多同僚面前丢脸不说,还引得明英宗大怒,将其一降到底,贬为福建连江县主簿,从此仕途黯淡。

曾瑄之后,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十一月,太常寺卿陈道瀛奏祭祀,咳嗽失仪,遭到御史陆琳弹劾。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谭纶因咳嗽被夺俸一月。可见,若明朝官员身体不适或内急选择忍耐,承担的风险实际上比告退离去要高得多。明朝早期,对于失仪的处罚多有杖责,隆万年间之后,罚俸、降调、去职则是主要手段。

这类失仪尚且不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但在排班问题上的失仪,除了引起礼仪原则的讨论外,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朝臣之间的对立。所谓排班,即朝会时的排序。洪武初年规定,以品次排立。朱元璋下令制作百官班序牌,列宫殿前阶梯左右的木栅,规定文武百官上朝时需按排序排立,违反者要受到惩罚。

后来的明代皇帝虽多次强调,但实际上没能起到约束作用,关于官员上朝时品级混乱等问题屡被提及。明武宗时期,文武百官例赴灵济宫学仪,成国公朱辅与定国公徐光祚争为班首,原本是成国公朱辅列于班首,而徐光祚则失仪欲与朱辅争夺,官司打到明武宗朱厚照那儿。明武宗各打五十大板,二人同时处罚,实质上则表明对徐光祚的支持,继而引发了勋贵之间的矛盾。

随着洪武、永乐这类强势君主的逝去,官员们逐渐也不再那么在意失仪的事情。据历史学者邱仲麟研究,明中叶以后,明代朝仪逐渐无序,朝臣在朝堂上愈发肆意。对于各种乱象,明朝皇帝也有整顿的想法,《明世宗实录》载,嘉靖年间,皇帝见到朝堂上毫无秩序大为光火,上谕发鸿胪寺,要求鸿胪寺整治朝堂上随意咳嗽、吐痰、窃窃私语的官员。

但显然,嘉靖皇帝的整治效果并不明显。万历初,甚至出现了百官服色、束带都未遵从规定;行礼时也出现了咳嗽、吐痰的现象。这一点也体现在同时期的礼科都给事中林景旸的疏陈中:

“近日以来,朝仪不肃,人心滋玩。入掖则互叙寒暄,声闻上彻。及至丹墀,则转相回顾,嘻笑自如。侍班而唾涕不已,序立而倾跌失容,甚至称疾偷安,任情高卧。”

到了这时候,官员若在朝堂上告退前去解决内急,也不必如明初一般如临深渊,至于是否失仪,在意的人也越来越少。明代中后期的官员“失仪”行为逐渐增多的同时,早朝也越来越少,官员上班时内急的情况也就很难出现了。

荒废的朝会与摸鱼的君臣

明初的高压模式对皇帝与朝臣的治政态度有相当高的要求,也就注定了无法长久维持。即便在明太祖生前,许多奏事规则也发生了改变,礼仪变得轻松随意。不过,其作为主要政务处理的功能仍被保持下来,早朝处理不完就开午朝,午朝处理不完再开晚朝,明朝君臣仍然需要高压工作,内急的事应该也不少见,这种情况一直到宣德十年(1435)时发生了变化。

宣宗英年早逝,英宗冲年即位,登基时仍为一孩童,无法承担朝会处理事务之责,更无法像父祖一般亲自裁定事务。一番争论下,诸勋贵与大臣达成共识,选择削弱早朝的理政功能,规定早朝奏事类目与数量(《春明梦余录》)。

此外,辅政大臣令通政司先一日将即将处理的事务交由内阁预先处理,皇帝只需照着回答即可。早朝奏事减少这一传统在英宗成年后并未取缔,而是因袭了下来,明朝君臣在朝会上开始了“摸鱼”阶段。其后的成化年间,又删减早朝特定日期的奏事数量,加之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廷议等制度的逐步成型,早朝已经遭到沉重打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礼仪,除重大事件外,很少处理实际政务。明代具体的政务处理中心便由早朝移于内阁与六部。

大明官员上早朝时,突然内急怎么办?

文渊阁,明代国家藏书之所和内阁学士议政的政本之地。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到隆庆皇帝驾崩,神宗万历皇帝继位以后,张居正摄政,为顾及年少的万历皇帝,又将朝会改成逢每月三、六、九日和朔望(初一和十五)不到三天一朝,“日朝”从此不复存在。

除了规定的早朝日期减少外,明代中后期还出现了由皇帝主导的各种长期停朝的情况。如于慎行所说:“自甲午(嘉靖十三年)以后,凡三十余年不视常朝,即岁时肄礼,惟讲会同之仪。”到了万历十七年(1589)后,皇帝上朝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这也导致了“上久不视朝,是日遣内使言奏对数多,不耐劳剧”。

曾经风行于各类文学作品中“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早朝”这一说法,某种意义上,确实指出了万历皇帝的摸鱼和懒政,但其上朝次数虽少,也还没到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的夸张程度。万历皇帝的荒政在于其积压奏疏不发、官员任用迟钝与久不决策,就像是拖延症一般,而不是不上早朝。毕竟,彼时的早朝上只徒有其表,国事的讨论退居其次,引奏、谢恩等例行公事成为早朝的主要任务。这时,上不上早朝,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大明官员上早朝时,突然内急怎么办?

明神宗坐像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自明初开始,明太祖朱元璋事无巨细一管到底,造就了明初繁琐复杂而又时间冗长的早朝,也让洪武、永乐时期的诸多官员不免遇到早朝时内急的困扰。朱元璋可以如此,却很难要求自己的子孙和他一样成为工作狂,早朝制度不免走向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况。

随着正统以后早朝政治功能的逐步削弱,早朝开会时间越来越短,朝会次数越来越少,一直到万历以后几乎不朝,困扰官员的内急之忧,也销声匿迹于明代的政局变动之中。

参考文献:

[1]唐宋国家礼仪的演练研究——以朝仪为例.吴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2]明代中后期官礼变动与官礼之争.赵克生.社会科学辑刊,2009

[3]纠仪:明代朝仪的秩序追求.赵克生.北京社会科学,2020

[4]明朝嘉靖时期国家祭礼改制.赵克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明代京官之朝参与注籍.高寿仙.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

[6]元代“常朝”与御前奏闻考辨.李治安.历史研究,2002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不走寻常路!古时男女传情所送礼物好别致

    不走寻常路!古时男女传情所送礼物好别致

    今日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牛郎会织女,送啥礼物表心意是个问题:送红包略俗,送花不实用,有没有既浪漫又贴心的好物件?

    2023-08-22 11:48 古时 男女传情礼物
    喜、怒、哀、乐……屋檐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表情包?

    喜、怒、哀、乐……屋檐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表情包?

    眉、眼、口、鼻齐全脸蛋圆圆毛发茂盛表情或喜或悲或怒或哀它们是谁?有什么故事?喜怒哀乐表情各不相同它们是谁?浓眉大眼拥有显眼的三角鼻和苹果肌修剪得极为整齐的“八”字胡子下面嘴巴紧闭再

    2023-08-21 09:23 屋檐 表情包
    没有飘柔和潘婷的古人,是怎么洗发护发的?

    没有飘柔和潘婷的古人,是怎么洗发护发的?

    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自己的头发,在古代就流传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可见古人将头发视为身体的一部分,极其珍视。那么古人没有现代洗发护发美发的条件和技术,是怎样洁净保养头发的呢?

    2023-08-17 10:54 古人 洗发护发
    关于殷商王朝的10个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关于殷商王朝的10个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一部热映的“封神”电影,将殷商王朝推入我们视野。谈及唐宋明清,我们自觉亲近,可提起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似乎总因格外久远而烟雾缭绕的。

    2023-08-16 15:12 殷商王朝
    这里远古时期就制盐了!看各色调味品是如何登场的

    这里远古时期就制盐了!看各色调味品是如何登场的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这几种日常生活用品必是每天首先要操心打理的。七件事中,有三件是调味品,即盐、酱、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乃百味之首,菜、汤、粥等食物,在没加盐的时候,味道寡淡,难以下咽。一旦加入盐,味道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美味异常。精明的巴渝先民,很早就使用盐作调味品对食物进行调味。

    2023-08-15 10:40 远古时期 制盐 调味品
    在洋溢着酒精与豪情的时代,看李白、杜甫的舍与得

    在洋溢着酒精与豪情的时代,看李白、杜甫的舍与得

    当年深秋,34岁的杜甫与45岁的李白经历了去年畅游梁宋后的暂短分别,再次相遇于鲁郡东石门(今山东曲阜)。两位诗人度过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日子,在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留下了登临歌咏的足迹。潇洒之余,杜甫隐隐担忧:人生除了诗和远方,难道就没有其他追求了吗?

    2023-08-14 10:38 李白 杜甫
    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品阳刻的造像记长这样

    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品阳刻的造像记长这样

    所谓“造像记”就是指在石窟、像龛等营建和雕凿时留下的题记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雕刻艺术素有“古碑林”之称的龙门石窟有造像题记2890余块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从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中精

    2023-08-11 13:02 龙门石窟 品阳刻
    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这些青铜器太厉害

    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这些青铜器太厉害

    窖藏27件青铜器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

    2023-08-09 11:27 青铜 考古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人喜欢去哪儿避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人喜欢去哪儿避暑?

    大历三年(768)四月,飘零于江陵的诗圣杜甫卧病在床,于困苦中写下《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蒸。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云升。思沾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接连使用“炎海”“火云”来形容自己身处的环境,病榻之上仍渴望着“山阴野雪”,可见难耐的酷暑给诗圣带来的心理阴影之大。

    2023-08-08 10:33 古人 避暑
    精美的龙袍下,隐藏着怎样的精神世界?

    精美的龙袍下,隐藏着怎样的精神世界?

    皇帝,应该是中国漫长历史中受关注度最高的职业,因为皇帝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最高权力。皇帝穿的龙袍,便是构成皇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袍不是简单的一件衣服,而是整个皇权文化的高度浓缩。

    2023-08-07 15:23 龙袍 皇权文化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