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历史资讯 > 史记 > 正文

圆明园当年有多壮观?一组照片,拍出170万高价

707年,康熙下旨在北京西郊畅春园北修建圆明园,并将园子赐给雍正,“圆明园”这三个大字的匾额还是康熙题的,很多人不解圆明园名字的由来,雍正就说了《中庸》里的这句话:“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圆明园从始建开始,在153年里被扩建过几次,每一次扩建都越来越繁华,皇帝每到夏天就喜欢来这里处理国事或者是休闲。在清朝海关工作的德国人恩斯特.奥尔沫曾亲眼看过圆明园,他第一次见到圆明园就被它的富丽堂皇迷倒说:“圆明园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景观!”

圆明园当年有多壮观?一组照片,拍出170万高价

很多人以为圆明园只被抢过一次,实际上有两次,第一次是1860年10月6日,1860年,3500名英法联军报复性洗劫了圆明园,他们用手抓圆明园的宝贝,手抓不下就放进口袋,口袋塞不下就放在帽子里,还穿着皇后的长袍抢,把抢来的东西放进凤袍,有的人看见更好的东西就将中国的文物像垃圾一样丢在地上,有的人抢得不可开交都拿出了枪械。

圆明园当年有多壮观?一组照片,拍出170万高价

法国军官孟托邦的儿子为了抢夺圆明园的财宝将马车牵来,马蹄还用珍贵的丝绸包裹住,他足足抢了30万法郎,好几辆马车才运得走。不仅是他把马车开来,其他人也是一样,那几天北京的路上总是能见到运输圆明园宝贝的马车。

他们抢完了想要的东西,实在抢不了的就用火点燃了圆明园,圆明园除了水域和僻静地方没有被烧着,其他地方都遭到了破坏,慈禧和同治本来想要修复,但国库囊中羞涩,只修复了11个月勉强恢复13处景观作罢。

圆明园当年有多壮观?一组照片,拍出170万高价

掠夺圆明园在法国上尉巴特勒眼中非但不是丑闻还是“光荣”,他写信给法国文豪雨果,问他是怎么评价,雨果毫不客气职责他的同胞和英国,称他们是“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像雨果一样有羞耻之心,1900年圆明园又被洗劫过一次,这一次是包括英法在内的八国联军,圆明园被更严重地摧残。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聚餐还是分食?古人的饮食方式是这样的

    聚餐还是分食?古人的饮食方式是这样的

    如今,无论家庭或外出宴请聚会,公筷分餐大行其道,但以往国人中餐聚会,多采用围桌共食的方式,这样既显场面隆重热烈,又显热情亲密。尽管围桌共食方式已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传统,但其实分餐自古就有。分餐制的历史无疑可上溯到史前时代,而合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其后逐渐发展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

    2023-04-10 09:46 古人 饮食方式 分餐制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的传说,为何广为流传?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的传说,为何广为流传?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是一个著名的南京民间传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在功臣楼上宴请开国功臣,却暗地在功臣楼里埋藏火药意图暗害群臣。宴会中,朱元璋中途借故退席,然后命人锁住楼门,引爆火药,将楼里正在吃喝的一群功臣全部炸死。只有徐达事先得到“活神仙”刘伯温的预警,紧跟朱元璋一同离开而逃脱。

    2023-04-07 10:45 明太祖火烧功臣楼 南京民间传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在唐代曾是“黄金周”

    古代清明节怎么放假?在唐代曾是“黄金周”

    自2008年起,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一样成为了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由来已久,中国古人历来很重视清明节,那么在古代清明节人们放假几天?又是怎么过的?

    2023-04-06 10:02 古代 清明节 国家法定假日 唐代
    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古代有可能吗?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古代,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不容易,连以善于旅行著称的诗仙李白也不免感慨“行路难”。那么千百年来,古人的旅行究竟是什么情形?

    2023-04-04 09:52 古人的旅行 郊游活动
    古人如何称呼子女?义子为何俗称“螟蛉之子”?

    古人如何称呼子女?义子为何俗称“螟蛉之子”?

    “子”的篆字,像襁褓中的婴儿,本指幼儿,包括男女,后为子女的通称。《论语·公冶长》所谓“以其子妻之”“以其兄之子妻之”,其中的“子”,无疑均指女性。

    2023-04-03 15:29 古人 称呼子女 螟蛉之子
    宋代人的“主食厨房”

    宋代人的“主食厨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出自宋代司马光的《训俭示康》。一方面,宋代的粮食种类和产量都较之前有较大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宋代人提倡勤俭节约的家训、格言等也大量涌现。

    2023-03-31 09:46 宋代 主食
    为你增添美感的“胭脂”,最初原来是个地名

    为你增添美感的“胭脂”,最初原来是个地名

    “胭脂”是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化妆品。不为人知的是,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胭脂”,不仅是个“舶来品”,而且它的名字最初还“胭脂”属于音译词,但却表意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化妆品的颜色和质地,大概是汉语中翻译得最好的词之一。它一度被写为“燕脂”、“燕支”,其实它最早的写法是“焉支”。

    2023-03-30 10:56 胭脂 焉支
    古人也爱健身?苏东坡还是“长跑达人”!

    古人也爱健身?苏东坡还是“长跑达人”!

    春和景明,万物复苏。刚刚度过凛冬,健身达人们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开启了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随着搜索量的增长,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关健身的内容也纷纷被推送到用户端。如今的健身形式不仅有传统的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还有线上的健身操、健身直播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古人是如何健身的?

    2023-03-29 15:19 苏东坡 古人 健身
    除了休闲娱乐,古代的风筝居然还有这些用途

    除了休闲娱乐,古代的风筝居然还有这些用途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阳春时节,和风骀荡,各式各样的风筝又飘满了天空。寂寥的天空,因此变得多姿多彩,妩媚妖娆。

    2023-03-28 13:37 纸鸢 放风筝
    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步骤之繁复、工具之奢华

    古代女子是怎么化妆的?步骤之繁复、工具之奢华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今很多女孩甚至男孩好像都掌握了一种魔法,那就是——化妆术!不得不说,高超的化妆技艺可真是让人惊叹连连,恨不得借一双这样的“神奇之手”帮助自己“焕发新颜”。

    2023-03-27 17:15 古代女子 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