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博览页面 > 正文

被误解最多的“景泰蓝”工艺何以传承至今?(4)

想要为景泰蓝设计出合适的图案,就要先了解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林徽因带领组员们跑了一整天,才找到为数不多的几家景泰蓝小作坊。这些小作坊有的只有三五个老师傅,几副小炉灶,产量很低,也没有什么销路。一个老师傅听林徽因说他们是为恢复景泰蓝工艺做调查的,激动得老泪纵横,握着林徽因的手说:“你们救救景泰蓝吧!”

1951年,特艺公司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特艺实验厂,将许多散落民间的景泰蓝艺人请进厂参加实验。当时已有几位老师傅由于生活所迫,改行拉黄包车了,被请回厂时,老师傅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全面了解景泰蓝的材料性质、制作工艺后,林徽因提出了景泰蓝图样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除了花纹好看以外,还要形体好看,颜色好看,而且要三者配合得好看。

2.花纹形体和颜色统一的一致的效果。——我们要求一件器物,一眼望过去就产生单纯的、完整的,明朗的印象。

3.设计以形体为第一位,其次是颜色,最后才是花纹。

4.反对花纹的繁琐零碎,但不主张偷工减料的粗糙马虎。

5.尽量利用古代花纹图案的精华,把古代工艺家的杰作作为组织花纹的借鉴。

6.从传统出发,然而不做死板的抄袭和机械的模仿。

摘自林徽因《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被误解最多的“景泰蓝”工艺何以传承至今?

林徽因指导常沙娜设计的景泰蓝罐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景泰蓝很快“起死回生”。1952年,我国首次承办国际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会议礼品中就包含林徽因和工艺美术组同仁们设计的景泰蓝台灯、大盘、烟具等。

林徽因指导莫宗江设计的景泰蓝大盘

但林徽因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景泰蓝的使用范围能够更加扩大,可以与当时的大众购买力相适应,真正摆脱“皇家工艺品”的标签,走进平常百姓的生活。工艺美术组认为,景泰蓝因材料限制,不宜用于装水,甚至被溅到水也不合适。因此,林徽因指导设计了一批带盖的小罐、小盒,可以用来装纽扣、针线、糖果等杂物。

被误解最多的“景泰蓝”工艺何以传承至今?

林徽因指导莫宗江设计的景泰蓝烟灰缸

时至今日,不论是否能get到它的准确含义,“景泰蓝”一词已家喻户晓。作为一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词,景泰蓝能够被大众熟知,离不开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也离不开林徽因和她率领的工艺美术小组的努力。

林徽因涉猎艺术、建筑学、文学等众多学科,受到了多元的思想启迪,具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与实地考察中,又深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独特的民族气质。这些知识与人生经历的积累,都是她在景泰蓝保护及设计中创造力的源泉。

被误解最多的“景泰蓝”工艺何以传承至今?

1950年代,林徽因在工作

参考资料:林徽因《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胡木清、黄淑质主编《梁思成林徽因影像与手稿珍集》(文中林徽因照片及设计舞台布景剧照均引自此书)苗永生、张莉《钱美华:追寻大师足迹传承景泰蓝技艺》周蓉《艺术、建筑学、文学交叠下的林徽因》(文中林徽因指导设计景泰蓝作品图片均引自此文)

(责任编辑:陈蕊 zx0180)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为什么唐诗里面酒多,而宋词里面茶多呢?

    为什么唐诗里面酒多,而宋词里面茶多呢?

    茶和酒是中国人最常饮用的饮品,纵观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也处处弥漫散发着幽幽酒香与茶香。尤其唐诗和宋词,更是与酒和茶相辅相成、水乳交融,并由此衍生出博大精深的中国诗词文化。

    2023-08-25 11:33 唐诗 宋词 茶文化 酒文化
    不走寻常路!古时男女传情所送礼物好别致

    不走寻常路!古时男女传情所送礼物好别致

    今日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牛郎会织女,送啥礼物表心意是个问题:送红包略俗,送花不实用,有没有既浪漫又贴心的好物件?

    2023-08-22 11:48 古时 男女传情礼物
    喜、怒、哀、乐……屋檐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表情包?

    喜、怒、哀、乐……屋檐上怎么会有那么多表情包?

    眉、眼、口、鼻齐全脸蛋圆圆毛发茂盛表情或喜或悲或怒或哀它们是谁?有什么故事?喜怒哀乐表情各不相同它们是谁?浓眉大眼拥有显眼的三角鼻和苹果肌修剪得极为整齐的“八”字胡子下面嘴巴紧闭再

    2023-08-21 09:23 屋檐 表情包
    没有飘柔和潘婷的古人,是怎么洗发护发的?

    没有飘柔和潘婷的古人,是怎么洗发护发的?

    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自己的头发,在古代就流传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的说法,可见古人将头发视为身体的一部分,极其珍视。那么古人没有现代洗发护发美发的条件和技术,是怎样洁净保养头发的呢?

    2023-08-17 10:54 古人 洗发护发
    关于殷商王朝的10个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关于殷商王朝的10个知识点,你不可不知!

    一部热映的“封神”电影,将殷商王朝推入我们视野。谈及唐宋明清,我们自觉亲近,可提起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似乎总因格外久远而烟雾缭绕的。

    2023-08-16 15:12 殷商王朝
    这里远古时期就制盐了!看各色调味品是如何登场的

    这里远古时期就制盐了!看各色调味品是如何登场的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是这几种日常生活用品必是每天首先要操心打理的。七件事中,有三件是调味品,即盐、酱、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乃百味之首,菜、汤、粥等食物,在没加盐的时候,味道寡淡,难以下咽。一旦加入盐,味道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美味异常。精明的巴渝先民,很早就使用盐作调味品对食物进行调味。

    2023-08-15 10:40 远古时期 制盐 调味品
    在洋溢着酒精与豪情的时代,看李白、杜甫的舍与得

    在洋溢着酒精与豪情的时代,看李白、杜甫的舍与得

    当年深秋,34岁的杜甫与45岁的李白经历了去年畅游梁宋后的暂短分别,再次相遇于鲁郡东石门(今山东曲阜)。两位诗人度过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日子,在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留下了登临歌咏的足迹。潇洒之余,杜甫隐隐担忧:人生除了诗和远方,难道就没有其他追求了吗?

    2023-08-14 10:38 李白 杜甫
    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品阳刻的造像记长这样

    龙门石窟中唯一一品阳刻的造像记长这样

    所谓“造像记”就是指在石窟、像龛等营建和雕凿时留下的题记是一种“图文并茂”的雕刻艺术素有“古碑林”之称的龙门石窟有造像题记2890余块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从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中精

    2023-08-11 13:02 龙门石窟 品阳刻
    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这些青铜器太厉害

    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这些青铜器太厉害

    窖藏27件青铜器创造8个考古“第一”和“之最”

    2023-08-09 11:27 青铜 考古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人喜欢去哪儿避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人喜欢去哪儿避暑?

    大历三年(768)四月,飘零于江陵的诗圣杜甫卧病在床,于困苦中写下《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衰年正苦病侵凌,首夏何须气郁蒸。大水淼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云升。思沾道暍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不是尚书期不顾,山阴野雪兴难乘。”接连使用“炎海”“火云”来形容自己身处的环境,病榻之上仍渴望着“山阴野雪”,可见难耐的酷暑给诗圣带来的心理阴影之大。

    2023-08-08 10:33 古人 避暑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