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曾国荃决战金陵时,李鸿章与曾国藩展开博弈,谁高明?曾高李数倍(4)

所以,面对朝廷的紧逼,李鸿章很快就有所行动了。

他先是给曾国荃婉转地捎去了这样一套说辞,我可以找理由尽量拖延不去,但你们攻城的速度也得加快,否则让我屡屡抗旨,朝廷追究下来我也吃不消。

如果说此种说法是人之常情的话,那李鸿章接下来对曾国藩做的就有些”过分“了。

怎么个过分法呢?

李鸿章特意让自己的心腹黄翼升到曾国藩的安庆大营走了一趟,为的什么呢?

照黄翼升对曾国藩的说法,曾帅最好能给写个字据,少荃好保证淮军不来金陵。

曾国藩一听这话,当场就明白了。原来李鸿章是想让自己给拖个底,万一朝廷追究下来,他能拿出字据说法,不是我抗旨不去,是曾国藩不准我去。

好一个情义可讲,颜面再论。

对此,曾国藩是什么反应呢?

官场无君子。

来而不往非礼也,他用不接招拒绝了黄翼升。

见曾国藩不愿背这个可能掉下来的黑锅,甚会做官的李鸿章岂能就此偃旗息鼓。不久,他便给朝廷上了一道刀笔功力很是了得的奏章:

臣于攻克常州后,未敢遽议协剿金陵,一以臣部兵将苦战经年,伤病疲乏,未得修养,若遽令远行,诚恐再衰三竭,无裨大局;一以曾国荃全军两年围攻,一篑未竟,屡接来书,谓金陵所少者不在兵而在饷,现开地道十余处,约有数处,五六月可成,如能及早轰开,自必无须协助。又叠准曾国藩咨缄,属令派兵接防句容、东坝、溧水、高淳各处······

细细品读李鸿章这段机锋暗藏的奏章,除开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要害在两点:一是”屡接来书“,谁来的书?曾国荃。曾国荃怎么说的呢?金陵城下不缺兵,缺饷。这是什么?以打脸朝廷的方式拒绝李鸿章前来帮忙。

说完曾国荃的拒绝后,李鸿章在第二处落得更狠,不是我不去,是曾国藩给我指派了其他任务,言下之意,曾国藩不让我去。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