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中華看點

印度“大國夢”,靠聯美遏華、卸磨殺驢?(2)

2023-06-25 17:03:34觀察者網

現在印度戰略界的一些專家,在談及美印關係時,會說印度仍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戰略自主”;談及俄烏問題,他們現在也承認不是保持中立,而是和莫迪保持一致的說法,即站在所謂和平的一方——“和平”的意義有很多種,霸權淩辱下被迫屈辱接受的和平是和平,反擊霸權後獲得的和平也是和平,而莫迪所謂的和平,我的理解是莫斯科即使遭遇北約挑釁和欺淩也不能動手的和平,這是無原則、非正義的和平;而在台海和南海問題上,他們所謂的和平就是中國不得采取武力手段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剛你提到“轉型時刻”,實際上印度方麵對莫迪這次訪美也非常重視。比如印度著名戰略家拉賈·莫漢就將莫迪的這次訪問稱作“莫迪的鄧小平時刻”。我覺得這一說法是對我們偉大領導人鄧小平的一種侮辱,但他們借這說法透露的意涵非常明確,像薩仁山也指出當下印度在中美印三邊關係中的地位,相當於1970年代中國在中美蘇三方中的地位。

不論是拉賈·莫漢還是薩仁山等人,都認為印度應該利用當前這種優越的地緣戰略環境爭取利益最大化。他們認為現在的美西方雖然在衰落,但仍然是全球資本、技術以及知識的主要來源地,因此印度要盡可能地利用眼前有力時機,盡量從美西方獲取資本、技術和知識來發展壯大自己,實現印度的大國崛起。

觀察者網:印度事實上靠向美國,對當下的印太局勢和中國會有哪些影響?

劉宗義:印度的這一抉擇,會讓印太地區的形勢更加複雜。

現在印太地區出現了幾個傾向:

一是北約要東擴到亞洲。如北約考慮在日本設立亞洲第一個正式代表處,不過還沒建起來;北約也加強了和日本、韓國的合作,實際上也加強了和印度的協調;再比如現在美國一些議員提出讓印度成為“北約+”的一員。除了剛提到的加強與北約的協調,美日印澳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又被稱作“亞洲北約”。美英澳三國的AUKUS的軍事化和北約化色彩更加濃厚。

二是亞洲一些國家希望趁此機會實現大國野心,使得地區軍備競賽日趨激烈。如日本重新武裝,要借此機會重新成為大國;韓國最近一段時間跳得這麼高,很重要的一方麵就是也有這種野心;印度也想趁機崛起。

三是經濟上的“去中國化”,他們如今改稱“去風險”。美國現在與印度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就是希望印度至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中國在全球產供鏈上的位置。

從長遠來看,這三種傾向將進一步發展。

印度同時和美國、日本、韓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加強關係,也將使得台海、南海的局勢更加複雜。特別是台海方麵,今年以來印度的一些在戰略界有影響力的學者,頻繁跑到台灣活動,印度還與美國、日本、韓國加強了在台灣問題上的協調。這些可能會讓我們的兩岸統一麵臨更多幹擾。

此外,中印邊境局勢將更加複雜。如去年12月中印東章對峙一事,今年有美媒主動爆料,是美國的情報部門給印度提供了軍事情報,讓印度得以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當地的部署和動向。

莫迪這次出訪美國,敲定的國防合作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允許通用電氣公司在印度國內與印方企業聯合製造印度軍機所需的發動機;二是美國向印度出售一批MQ-9B“天空守護者”察打一體無人機;第三點美印可能不會公布,即加強雙方在軍事情報上的信息交流合作。這些都將對喜馬拉雅山及印度洋的安全局勢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然,印度的戰略目標非常明確,它主要是想利用中美目前的戰略競爭增強它自己的軍事實力,實現它自己的經濟騰飛和大國崛起,它並不想被美國綁到遏製中國的戰車上,為美國衝鋒陷陣,火中取栗,更不想成為中美戰略競爭中的炮灰。

觀察者網:印度加強與美國在軍事方麵的合作,是不是也想借此減輕對俄羅斯軍工的依賴?

劉宗義:實際上印度長期以來都想減少對俄軍工的依賴,推進武器裝備生產的本土化。所以可以看到它從俄的進口實際上在逐步降低,而從美國、法國、以色列和德國的進口在不斷增加。美國也曾許諾過印度要在印度當地生產F-16戰機,但幾乎沒有具體的推進。

·“卸磨殺驢”

觀察者網:經貿也是莫迪此行的重點之一。在會見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之後,莫迪還要會見蘋果、穀歌、微軟等大型科技企業的領導人。說到這,聯係近日來的小米事件,在對外資入印方麵,就您的觀察來看,莫迪的對待方式是否有所不同?

劉宗義:莫迪這屆政府在經濟貿易方麵,相對以前是比較保守的。特別是從印度推動經濟自由化改革以來,莫迪政府在經貿方麵的保護主義是非常強的,他不想跟其他國家簽訂雙邊投資協議和自由貿易協議。不過,最近這幾年,莫迪政府有所改變,但他還是有傾向性的,傾向於西方國家和它保持著貿易順差的國家,如它和澳大利亞、阿聯酋都簽了自貿協議。

對於跨國公司,莫迪也是有選擇的,傾向於那種擁有高新技術的企業。比如莫迪特別希望馬斯克到印度去投資,馬斯克也回得很有意思,說是要“盡人類最大可能盡快”。印度對高新技術製造業是情有獨鍾,對於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反倒並不是太關心。

拜登與莫迪在白宮會見了多位科技企業CEO。T恤上的文字為“AI就是未來,美國&印度”(圖自莫迪推特)

拜登與莫迪在白宮會見了多位科技企業CEO。T恤上的文字為“AI就是未來,美國&印度”(圖自莫迪推特)

從曆史來看,印度對包括西方在內的很多跨國公司都有過罰款和稅收罰沒記錄。以前對於我們中國也沒有“特別對待”,但最近幾年對在印中企的打擊確實非常強,態勢非常明顯,比如最近對小米的打擊,再比如試圖低價收購上汽在印度的子公司MG名爵印度。

一方麵,中印兩國關係近年來確實不好,另一方麵,印度想要掠奪中國在印一些比較成熟的產業鏈。

比如智能手機產業,印度原本沒有這一產業鏈條,或者它本國的產業鏈非常薄弱,也沒有這麼巨大的市場,是小米、OPPO這些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去了之後,給它建立產業鏈條,幫它開辟了市場——原來如三星在那,三星手機價格很高,印度人買不起,而我們中國的小米進去之後,物美價廉,讓眾多印度人用上了智能手機。

中國智能手機這幾年在印度的發展,讓當地的壟斷財團非常眼紅,但是他們又競爭不過,那麼怎麼辦?通過行政手段把它攫取過來。

一開始印度允許中企的智能手機在當地售賣,然後逐漸要求手機在印度當地組裝,先是整機的組裝,再通過稅收關稅等手段要求零部件在當地設廠生產,再下一步就是關鍵的零部件在當地設廠生產,現在是要求企業高管必須由印度人擔任、印度公司必須參股。它要逐漸地把中國的產業鏈條掠奪過去。

小米在印工廠(資料圖/印媒)

小米在印工廠(資料圖/印媒)

觀察者網:很多人稱之為“殺豬盤”。

劉宗義:就是殺豬盤。因為中企在印度設廠生產,所以過去幾年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成長飛快,現在不僅成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也是中國之外第二大智能手機出口國,出口非洲、南亞等其他國家和地區。印度從中吃到甜頭,如今想要把整個產業鏈奪取過去。下一步我估計會輪到其他產業鏈條比較成熟的中企,現在已動到汽車,後麵可能會波及筆記本電腦、白色家電等領域。

對於西方國家的企業,印度現在還不會下手。一是因為印度還有求於西方,二是它們能獲得母國提供的強勢的政治保障,三是西方企業在印度構建的產業鏈條可能還沒足夠成熟。

說到這點,我覺得接下來比較危險的可能是來自我們台灣的廠商。台灣沒什麼國際地位,台灣當局不會給他們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如果印度人對台企下手,台灣企業一點招都沒有。

觀察者網:那對於已經過去的中企或當下這一局麵,您有沒有什麼建議?

劉宗義:一方麵,我們的中國廠商不能軟弱,任人魚肉;另一方麵,我們的政府要采取比較強硬的反製措施,以免印度變本加厲——因為印度在中國的投資微乎其微,所以對於如何給予有力、有效的反製,這點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所有跨國企業,包括中企都應該從這些事情上看清楚,印度的壟斷資本家非常的保守和狹隘,他們認為印度的市場隻能是屬於他們的,隻能屬於印度的巴尼亞和婆羅門。

觀察者網:說企業不能“軟弱”,當下它們似乎除了通過現有法律途徑申訴,也沒別的好方法了。

劉宗義:印度對待跨國企業很有經驗——它可以修改法律。像和記黃埔和沃達豐,印度是修改法律後再回溯一定年份追加罰款的。也就是說,原本印度的法律有漏洞,使得一些跨國公司合理規避稅收,它發現這問題之後會重新修改法律,再用新法對你過去做的事追加罰款。

上一頁2/2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