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诗词歌赋 >

“四子言志” 为什么孔子独赞曾点?原因如此有趣

“四子言志”,是儒家一则很著名的故事,流传甚广。这则故事记载于《论语•先进》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巳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上文中记录了孔子询问学生志向而对他们作出适当的评价。子路的志向是强国;冉求的志向是富民;公西华的志向是相礼。对以上三位弟子的志向,孔子均未表示赞同。而曾晳的理想,确实有点与众不同,别人在言志,他还在鼓瑟,等到孔子问到他时,才“鼓瑟希,铿尔”,在放瑟时说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在孔子听完曾晳的话后,脱口而出:“与点!”清楚地表明赞同曾晳的这一志向。

关键词:孔子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