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众精英借物言志,他选的竟是棉花,众人问怎解?他的回答百年流芳(2)

比起这一道让其誉满三湘的评语,熊希龄在中举第二年演绎的一个故事,让他的名气更大,以致百年后依旧在凤凰古城里流传。

1893年农历2月12日是当地的花朝之日,沅州太守朱其懿邀集属下和新科举人到署衙内赏花。朱其懿提议新科举人们吟诗作画,以庆佳节。于是新科举人们尽显风流,有的画梅,有的画竹,有的画兰,有的画竹,题诗也是各自精彩,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悠然清雅——

独熊希龄的画作大跌眼镜,让人不敢苟同。

他所作的画居然是几团难登大雅之堂的棉花。

沅州太守朱其懿不解其意,于是问他,以棉花入画,何意?

熊希龄淡定地拿起笔,在留白处挥毫题写了七个字——

有这七个字,此前粗陋的几团棉花瞬间化腐朽成了传奇,在场之人无不大赞其才,大赏其志。

因为由衷地欣赏,沅州太守朱其懿便想将同父异母的妹妹朱其慧介绍给这位以棉花言”暖“志的不俗才子。哪知道,当他把美意告知素有”宝山才女“之誉的妹妹时,他这位妹妹却没有当场答应下来。

我要考考他。

才女此话一出,另一段风流佳话便应运而生。

朱其慧给熊希龄出了个对子”养数盆花,操春秋消息“,并扬言佳人嫁佳对。

熊希龄接下战书,以他的才情随之对了个“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

由此,才子佳人顺利牵手,并从此走向了几十年风雨不落暖阳的人生共同路。

众精英借物言志,他选的竟是棉花,众人问怎解?他的回答百年流芳

迎娶佳人似乎给熊希龄带来了好运,1895年,熊希龄在科举之路上再登高楼,在这一年他以二甲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成为不折不扣的湘西凤凰。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