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赵四风流朱五狂”,朱五究竟是谁?其父北洋名流,家族非同寻常(3)

朱家这两子八女,没有败家的,都是给家族贴金带彩的。

这一点,对于中国传统大家族而言,太幸运,也太重要了。

朱家大公子朱泽农,南开高材生,与周恩来同窗。1957年周恩来拜访朱家,一口就说出朱家大公子是南开五班的学生。

朱家二公子朱海北,当时北平城有名的翩翩公子。上海滩大亨杜月笙之子杜维善在其口述历史中,曾专门讲到朱海北,赞他风流倜傥,当年曾追求过“冬皇”孟小冬,其人非常有派头,性情也好,绝非一般的纨绔子弟。

当然,比起两位公子,朱家的八千金才是将家族门楣发扬光大的关键所在,当时北平城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朱家一棵树,每根枝头都落在一只金凤凰。

朱家二小姐朱淇筠嫁给了周恩来口中的“南开学长”章以吴;四小姐嫁给了张学良的亲信副官吴敬安;五小姐朱湄筠嫁给了张学良的秘书朱光沐;六小姐朱洛筠嫁给了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九小姐嫁给了吴俊升的独子、张学良的拜把兄弟吴幼权。

由此可见,当年北平城的三大家族,相互间的纽带便是朱家的千金。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特意请章士钊给朱启钤写信,劝说他留在大陆,不要去香港、台湾。上海解放后,周恩来又派朱启钤外孙章文晋赶往上海,将朱启钤接到北京,定居在东四八条的一处大宅院内。

投入新中国的怀抱,朱启钤爱国心切,很快将中兴轮船滞留香港的九条轮船,召回国内支援国内海运。

1950年代,人民政府决定扩建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征求朱启钤的意见。

朱启钤谈了几点:一、天安门广场的周围,不要修建高于天安门城楼的建筑;二、扩建广场,移动华表时,要注意保护。特别是西边的那座华表,庚子年曾被打坏过,底座有钢箍,移动时要注意;三、广场上东西两面的“三座门”,尽量不拆;四、东西“三座门”之间南面的花墙是民国二年为了与东交民巷外国的练兵场隔绝,在改建新华门的同时修建的,并非古迹,可以拆除。

如今看来,这几点都是真知灼见。

1961年10月12日,朱启钤九十寿辰,周恩来送来了祝寿花篮,并应邀到朱家吃了一顿“便饭”。

吃饭时,周恩来对朱启钤风趣地说,你当过总理,我也是总理,我们这是“两个总理的交往”。

也就是在这一年,朱家五小姐朱湄筠为周恩来充当“信使”,为家族再次增添了荣光。

1961年12月12日,在纪念西安事变25周年的宴会上,周恩来回忆起当年他在延安、西安多次会晤张学良的往事,即席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在座的张学良二弟张学铭、四弟张学思和许多东北军旧部潸然泪下。

面对此情此景,周恩来越发思念在台湾幽禁的张学良,萌生了与他通信,送去大陆亲友问候的设想。

可是海峡两岸咫尺天涯,派谁去充当“信使”,最为保险可靠呢?

想到朱家与张学良的特殊渊源,以及马君武在1931年的那次乱点鸳鸯谱,周恩来将目光投向了朱家五小姐朱湄筠。

朱湄筠当时定居在香港,获悉周恩来有与张学良通信的念想,十分感动,当场答应北京来的联络员,一定亲往台湾转交密信。

确定了朱家这位“信使”,周恩来这才动笔写了一封经过深思熟虑、饱含深意、仅有16个字的密信:为国珍重,善自养心;前途有望,后会可期。

这封既无收信人名号,也没有写信人署名的特殊信件,是周恩来考虑到当时台湾当局对张学良严加监控的情势而有意为之。他相信张学良肯定能够认出他的笔迹,因为他们之间有过多次书函往来的历史。

除了国家情怀,周恩来还想到了亲情,为此,他让张学铭和张学思给大哥张学良各写了一封家书。

朱湄筠接到这三封信后,密封在一只精致糖果盒的底层,然后正式向台湾当局申请赴台探亲。在台湾亲友们的鼎力相助下,朱湄筠于1962年4月顺利进入台岛。然后,到了台北之后,朱湄筠发现张学良的行动自由十分有限,身边有众多不明身份的“保镖”跟随,如果贸然去见面,很可能引起警觉。

于是,朱湄筠在台北住下来,耐心地等待机会。

1962年10月,朱湄筠得知张学良将在一次活动中公开露面,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她找到早年熟知的黄仁霖(此人是国民党励志社总干事,宋美龄的大管家),请他将一个糖果盒转交给当时正住在董显光家中的张学良夫妇。

黄仁霖不知道糖果盒里的秘密,爽快地答应了老朋友的请托。

张学良拿到糖果盒,得知是昔日绯闻舞伴朱家五小姐特意送来了,立即就意识到其中必定藏有玄机。

打开一看,三封弥足珍贵的书信映入眼帘。

那一刻,张学良的心情可想而知······

晚年,朱湄筠随子女移居加拿大。1991年,张学良夫妇在美国夏威夷定居后,她才得以与张学良夫妇见面,那时,距离“赵四风流朱五狂”已过去了整整六十年。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