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学术观点 > 正文

唐代诗人戴叔伦留下一首《游少林寺》的诗

据史料记载,唐代时,不少官员、文人到少林寺参观访问、参禅问道,留下一篇篇名诗佳作。如唐代诗人戴叔伦,就曾到少林寺参观、游玩,并留下一首题为《游少林寺》的诗。

少林寺山门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戴叔伦的这首诗——

游少林寺

【唐代】戴叔伦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这首诗收录于影印本《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发行。

少林寺千年古银杏树

再来了解一下戴叔伦这个人。戴叔伦(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唐代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曾任抚州刺史、容管经略史。他所作的诗,题材比较广泛,较多地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也反映人民生活的艰苦,如《女耕田行》《屯田词》等。

接着,我们一起来品读这首《游少林寺》的诗。诗中的首联,诗人谈到,他走进通往少林寺的路,欣赏两侧的树林,想在里面找个僧人,品茗论道。“招提路”即通往寺院的路,在唐代,称寺院为“招提”。

山中禅寺

诗中的颔联,诗人进一步描写了寺院的场景,看到石龛上遍布苔藓,通往寺院的路,也显得很悠长,上面白云缭绕。后世也有解释,说颔联所写的,乃是诗人去少林寺后山达摩洞的场景,现在来看,也很有可能。

诗中的颈联,“双树”为娑罗双树,佛教称其“四方八株,悉高五丈,四荣四枯,下根相连,上枝相合。”因其东西南北四方各双,故名。本诗中可能指少林寺里的“三品松”和“五品槐”。诗人观看着“双树”,遥望着少林寺后面的五乳峰,情不自禁地感慨万千。

春天里的少林寺

诗中的尾联,“屟廊”即地面用梓木板铺成的长廊,行走有声。诗人是说,他将少林寺的各个殿堂、回廊都欣赏了一遍,还是不忍离去,希望能在寺里多留些时日,但却无法如愿,只能“回首一长吟”了。

少林寺甘露台

这首诗,是诗人戴叔伦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诗作中的一首力作。诗中,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戴叔伦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来到少林寺,对这里的一藓一径都有着浓郁的情感——上山,在白云里穿行;游寺,走遍寺内的一殿一廊。这种超然洒脱、无拘无束的生活,正是诗人向往的生活。而诗中结尾的这句“回首一长吟”,反映出诗人虽留恋这样的禅林净地,却不得不马上起程的无可奈何,只能“一声长叹”了!

(作者邹相系少林寺官网主编、少林寺《禅露》主编、少林文化学者。先后出版《禅心乡韵》《且听风吟》《守园往事》等多部著作,发表少林文化相关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隆慈)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