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佛学
当前位置:佛学首页 > 佛教故事 >

慧原老和尚的节俭惜福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各宗教共同提倡和尊奉的道德准则。佛教里,“崇俭戒奢”作为一种优良传统,始终被重视和传承,历代祖师大德将它融入到弘法利生及日常生活修行当中,在持俭惜福中修一颗恭敬心、清净心、慈悲心和智慧的菩提心。

时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及咨议委员,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名誉会长,汕头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潮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潮州开元镇国禅寺方丈的慧原老和尚(1917——1996),一生爱国爱教,信仰坚定,戒行庄严,为人慈祥和蔼,温良谦让,勤恳无私,勤俭做事,节食养身,淡泊名利;佛学造诣深邃,通晓佛理,兼擅佛乐、国学、书法、诗词歌赋,其人格魅力及深厚学识无不感染着四众弟子,实为后学景行。

慧原老和尚在编写《潮州开元寺志》

所坐的椅子已有二十余年,多次维修,仍然使用

一、修持严谨,道心坚固

修行的人,环境愈是艰苦,道心愈是坚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慧原老和尚道心坚固,始终坚持“茹素、不舍戒、不蓄发”,诵经念佛不辍,无一刻放松懈怠。

1954年政府号召僧人自食其力,慧原老和尚因其学识渊博,被推荐担任开元寺酱油工场出纳。老和尚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践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不但做好了自己本职工作,还跟着其他人一起劳动,于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和尚认为,劳作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不仅在于生活的自给自足,还在于护念道心,也能享受劳动带来的喜悦自在。

宗教政策落实后,慧原老和尚更是以古稀之躯,挑复兴之担。节衣缩食,复原开元古刹,邀专家,求学者,访高僧,竭尽修旧如旧之要事,曾亲自参与殿阁佛像的设计与监工,事无巨细,样样操劳,一砖一瓦庄严道场。

二、克勤克俭,艰苦朴素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论是作为一名常住清众,还是后来荣膺方丈之职,慧原老和尚率先垂范,重于践行,把修行落实在日常行处、生活细节。据当年亲近老和尚的一位老居士回忆,有一次斋堂工作人员出外采购食材回来,老和尚看到其中一袋豆腐,便问道:“豆腐是在寺院附近豆腐铺买的吧?”工作人员惊讶道:“是啊!师父,您怎么知道?”“唉,这豆腐好是好,就是太贵了,以后啊,去农贸市场上采购吧,价格便宜些,且要购买豆腐的边角料,比较实惠。如今啊,我们虽然不用出外托钵乞食,而是接受十方信众的供养,衣食丰足,也不能过度于物质上的享受,要懂得节俭惜福,珍惜信施的所供养的每一分每一角,珍惜所拥有的一点点福报,切不可把它浪费了。”

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修行。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和尚十分简朴,多年来总是穿着同一双罗汉鞋、同一件长褂,那一件长褂里头还满是补了又补的补丁。老居士还回忆说:“老和尚每天早上的洗脸水,只要足够把毛巾湿润就可以了,还把洗脸水留着白天用来洗手,洗完手才舍得冲厕所;就连小小的一条毛巾,老和尚都要剪成几份使用;隔夜冷饭冷菜都舍不得扔掉,信众劝他老人家不要吃隔夜饭菜,吃了对身体不好,反而被教育了一顿‘印光大师,吃了隔了三天的馒头,不也身体好好的?还有一回,印光大师跟一位居士吃饭时,居士吃完饭,碗里还剩二粒米饭,没想到被印光大师大声呵斥有多大福气可这样糟蹋米饭。而我们的隔夜饭得是多少粒米啊,煮熟了就可以吃,我们要惜福啊!’”

(责任编辑:)

精彩推荐

热门视频

专题
更多

热门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

下载官方APP

中华网佛学频道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金融街园中园
1号院3号楼中华网大厦5层
互动/投稿邮箱:fojiao@china.com
客服电话:181465324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7610228316
举报邮箱:jubao@china.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关于中华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版权声明 豁免条款 友情链接 中华网动态
京ICP备18035944号@版权所有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