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文化频道

文化
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北京京剧院京剧《大宅门》开启全国巡演

中国网10月12日讯(记者 葛蕾) 京剧《大宅门》将于10月13日开启全国巡演,本次巡演历时两个月,途径27站,首站为长春国际会议中心。此次巡演,北京京剧院特别成立了7人领导小组,全方位为剧组保驾护航。剧组演职员共66人,其中演员22人,乐队演奏员23人,舞美工作人员15人。

京剧《大宅门》由电视剧版《大宅门》的编剧、导演,著名艺术家郭宝昌先生与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导演李卓群联手打造,于2017年首演,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获得热烈反响。

为将这部凝结了郭宝昌导演七十年京剧情缘、集结京剧界老中青三代优秀创作者的优秀新编剧目推向全国市场,与更多热爱京剧艺术的戏迷们见面,在郭宝昌导演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京剧院沿用原班主创阵容,由李卓群导演复排京剧《大宅门》。

2021年7月,京剧《大宅门》作为北京京剧院“百剧百人庆百年”优秀剧目展演季中入选剧目再度亮相;9月29日、30日,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裘识、刘烁宇,周恩旭、索明芳等分别于长安大戏院演出了复排版京剧《大宅门》,受到了广大戏迷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以民族经典故事与国粹艺术完美结合,是新时代文艺创作“守正创新”的典范力作。

刘侗院长表示,戏迷所在之处,就是演出所到之处。北京京剧院将上下一心,认清方向、找准道路,用完美的艺术呈现开拓演出市场。同时,他寄语本次巡演剧组始终保持热情、展现担当,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完成此次光荣而艰巨的演出任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北京京剧院将持续发力,同期开启“四大巡演”,其中包含“传统+红色”经典剧目的青年团深圳巡演、一团迁安巡演,京剧《大宅门》全国巡演,大型京剧交响套曲《京城大运河》巡演。北京京剧院作为规模最大、艺术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级重点京剧院团,将以演出为中心,带动人才培养、创作研究、市场开发,全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时代精神。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翰林院为何成为大明官员进步的快车道?

    翰林院是“为国储才”。“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较长时间内,在朝廷有意识地培养下,通过接触顶级信息、人才、事务,并静下来思考、学习、锻炼、交流等,避免因沉沦琐碎事务而失去宏观能力,保持战略视野;第二层则还是以使用为目的,翰林院是清流部门,但不是为培养清流而存在,道德文章、圣人古训是面,经国天下、谋划布局才是里。

    2023-09-15 10:59 翰林院 大明官员
    走进故宫博物院茶文化特展 开启一场文化“茶”旅

    走进故宫博物院茶文化特展 开启一场文化“茶”旅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于2022年11月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故宫博物院近期举办“茶·世界——茶文化特展”,以展览形式,展现茶史之厚重,茶道之精深,古今茶事之丰富。

    2023-09-14 09:55 故宫博物 院茶文化特展
    咸丰皇帝是如何处置“戊午科场案”的?

    咸丰皇帝是如何处置“戊午科场案”的?

    发生于1858年的“戊午科场案”,对年轻的咸丰皇帝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面对清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科场舞弊案件,他的想法和行动无疑会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戊午科场案”入手,梳理并总结出咸丰皇帝的处置措施,有利于客观、深入地了解咸丰其人,进而对晚清的科场和政治腐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

    2023-09-13 09:43 咸丰皇帝 戊午科场案
    孔子弟子三千,谁最有钱?

    孔子弟子三千,谁最有钱?

    历史上,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态度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从当时社会各阶层中广泛接收学生、传授学问。司马迁曾描述了孔子一生收徒授业的奋斗情况:“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这就是孔子门下三千徒相立、七十二贤人的情形。

    2023-09-11 10:53 孔子 收徒授业 孔门弟子
    卖炊饼的武大郎一天能挣多少钱

    卖炊饼的武大郎一天能挣多少钱

    一个沿街挑担卖饼的,能在“县中心”住独院两层小楼,还养得起漂亮妻子当全职太太。这人是谁?说他是卖炊饼的武大郎,是不是也没什么问题。武大郎(宋文华饰)卖炊饼。

    2023-09-08 13:43 卖炊饼 武大郎
    “国博”中央厅的“头条”,竟然是它!

    “国博”中央厅的“头条”,竟然是它!

    西大厅的中间部分被称为中央厅,国博的重要仪式都在这里举办。站在这里,最令人无法忽视的就是作为大厅背景的巨型花岗岩浮雕“愚公移山”:几名高大健硕的壮年男子,顶天立地,手持钉耙奋力挥向大地;他们姿势表情不一,或呐喊或瞠目,或蹲踞或挺身,呈现出蓄雷霆之力蓬勃待发的动态美感,大有要撑破画面而出的气势。

    2023-09-07 11:24 国博 中央厅 花岗岩 浮雕 愚公移山
    古代公务员的父母去世,他为何被停职回家三年?

    古代公务员的父母去世,他为何被停职回家三年?

    丁忧,又称“丁艰”,是中国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最早在周朝就有“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一说,后来又变成“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春秋战国之际,儒家重丧,提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足以当大事”的丧礼思想,由此形成了“丁忧”期间不婚娶、不宴饮、不作乐、不生子、不外游等一系列严格的丧俗行为规范。

    2023-09-05 13:35 古代 丧俗行为
    可叹又可爱!古代“显眼包”一个比一个“打眼”

    可叹又可爱!古代“显眼包”一个比一个“打眼”

    最近“显眼包”三个字活跃于各个网络平台上,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者物件爱出风头,非常张扬,又有点丢人现眼。在被网友们广泛使用后,引人注目的“显眼包”可能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需要放到具体的情境下去理解。与此同时,不少网友还将暑期去各个博物馆打卡的有趣文物发布到社交平台上,并将其命名为“博物馆里的显眼包”,于是网络上关于“显眼包”的热度再次冲上热搜。这也不由得让现代人思考起一个问题:古代的“显眼包”们造作起来,究竟是什么样?

    2023-09-04 14:47 古代 显眼包
    古代孩子的开学装备来了解一下

    古代孩子的开学装备来了解一下

    开学了,不少学生家长正在给孩子准备开学装备,入学需要准备什么,对新生而言,书包、笔、笔袋、橡皮、尺子、涂改液等肯定少不了。不论古今,孩子入学都是家里的大事。那么古代的开学装备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2023-09-01 10:18 古代 开学装备
    不看镜头的李鸿章,是懂摆拍的

    不看镜头的李鸿章,是懂摆拍的

    道光二十六年(1846),湖南名士周寿昌到广州游历时记下不少新鲜见闻,其中“最奇者”还要数“画小照”: 坐人平台上,东面置一镜,术人自日光中取影。和药少许,涂四周,用镜嵌之,不令泄气。有顷,须眉衣服毕见,神情酷肖,善画者不如。镜不破,影可长留也。取影必辰巳时,必天晴有日。

    2023-08-30 15:37 李鸿章 摆拍 摄影术

    中华网文化头条号

    中华网文化微博

    联系方式

    频道合作
    负责人 陈蕊
    chenrui@zhixu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