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中国海军围猎美国潜艇”是怎么回事?(3)

    2023-02-14 09:22:16 来源:军武次位面

    否则,诸如泥沙冲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人类活动等都可能改变水下环境。“大黑鱼”如果贸然钻进某个自己不熟悉的海域,就很有可能像去年倒霉的“康涅狄格”号一样,因为惯导系统漂移加上水文资料更新不及时,发生水下撞山事故。

    “中国海军围猎美国潜艇”是怎么回事?

    其次是在充分考虑到本艇性能的基础上,审慎安排行动方案。比如我们前面说,美国海军的“大黑鱼”长度超过100米,高度超过20米。因此你要把它放在一个水深不到20米的海域行动,那这潜艇根本就潜不下去,都坐底了指挥塔围壳还露在海面上。实际上按照大伊万了解的潜艇战战术,潜艇在行动时,往往是需要离海底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的,比如30米到50米,这样给潜艇的机动留出充分的空间。

    “中国海军围猎美国潜艇”是怎么回事?

    更重要的是水道宽度也要足够,也就是留足潜艇高速机动的空间。潜艇在低速航行时舵效不足,机动性比较差。但是在需要脱离或者机动攻击时,往往是有一个从低速到高速的转换过程的,这就要求潜艇必须留足安全的机动空间和回旋余地。而低速状态下低舵效,同样也要求潜艇必须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否则同样可能发生海底碰撞,越大的核潜艇对于机动空间的要求也就越大。

    “中国海军围猎美国潜艇”是怎么回事?

    同时,潜艇在行动时,对于态势感知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深海区域由于盐度和跃温层效应,是存在深海水声汇聚区的,一般在理想海况下可以发现三个环带状水声汇聚区。而在浅海区域水声汇聚区的情况是更为复杂的,态势感知能力下降严重,相应地对敌方的反潜战兵力,尤其是同样在水下活动的安静型潜艇的发现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