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河北兵不行,换西军仍惨败,燕京之战宋军在金军面前丢了多大脸?(2)

北宋后期实行“将兵法”,各部军队极少更戍。所谓更戍,即是轮换戍守的意思,这样一来,士兵往往需要适应不同地区的作战条件,能够在更戍中有效平衡不同地区军队的战斗能力。但自更戍取消以来,不同作战部队所面临的战争压力不同:河北百年无战事,因此军队在百年时间内迅速腐败化;西军因长期与西夏作战,所以军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作战意识与军事素养。

当仁宗、神宗两朝降低中央三衙禁军比例以后,地方军极少更戍,不同地方军之间协调问题逐渐凸显。来自不同系统的军队,必然会对指挥系统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此时宋军内部的矛盾,却又显著影响了指挥系统的有效性。《宋史·刘延庆传》说“延庆行军无纪律”,实际上正是这一问题的体现。

河北兵不行,换西军仍惨败,燕京之战宋军在金军面前丢了多大脸?

▲宋朝中央三衙禁军与地方禁军军额及其比例

十月十九日,东路军都统制刘延庆等率大军再度从雄州出发、入新城县;西路军刘光世、杨可世自安肃军出发,计划入易州、会师于涿州,一同进取燕京。

然而当东路军到达前线之时,西路军却迟迟未到。在燕京附近的良乡县卢沟河一带,东路军遭遇了由萧干、耶律大石等率领的北辽部队,宋军初探以为辽军“兵不满二万,凭河排布”,但却“未究虚实”。但北辽军队的数量绝对不止两万,仅常胜军便“号五万”(《三朝北盟会编·卷10》)。北辽更是有言,“闻汉军十万压吾境,吾师三倍,敌之有余”(《宋史·刘延庆传》),计三十万人,因此“兵不满二万”的判断很可能有误。

双方隔河相望,两方兵马多次进行小规模交锋与试探,互有胜负,但仍处于对峙阶段。至十月二十三日,童贯下令催促刘延庆进军:“军至良乡,连日不进,可出奇以取胜,况我军比贼倍万,以彼较此,利害皎然。仰疾速趋燕京。”

河北兵不行,换西军仍惨败,燕京之战宋军在金军面前丢了多大脸?

按理来说,攻城战并不应操之过急。宋太祖、宋太宗攻打北汉时,也曾围城数月而返。但对于此刻的宋军来说,时间反而是最为宝贵的:一来,供给五十万军队需要大量的粮草装备,但河北补给严重亏空,军粮“虽曰见在,粗不堪食”且“军器甚阙”(《三朝北盟会编·卷6》),难以长期供给五十万人;二来,金兵进军取大辽中京,据山后地土虎视眈眈,又遣使以修好为名打探宋军虚实,给宋廷造成了不小的外交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宋朝急于在短期内攻下燕京,试图取得战略上以及外交上的主动权,因此“奇以取胜”就成了战术上的第一选择。

在童贯的命令到达以后,刘延庆当即召开了战前会议,而郭药师献谋策“捣虚取之”:即以宋军主力部队向辽军发动正面进攻,吸引其主要火力与注意力;同时,领一支轻骑作为骑兵,渡过泸水、跨过燕山,再与城内汉民里应外合,大开燕京城门。

河北兵不行,换西军仍惨败,燕京之战宋军在金军面前丢了多大脸?

然而,所谓的奇招往往有其局限性。以奇兵潜入其防御圈内,固然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却也意味着奇兵部队陷入了敌人防御圈的包围之中。如果不能取得预料中的战果、在短时间内“先擒王”,那么辽军只需抽调一部分兵力回防,就可以击溃这一支奇兵。

关键词:刘光世,河北,童贯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