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曹操一马当先,诸葛亮因《出师表》紧随其后

魏蜀吴三国比拼文化,曹操一马当先,诸葛亮因《出师表》紧随其后

开个脑洞,如果三国对垒不是从军事上着眼,而是从文学上着眼,互相之间将如何一分高下?

首先出局的应该是孙吴集团。

在武力上,东吴有大名鼎鼎的年轻军事家如周瑜、陆逊等;但蜀汉刘备更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五虎上将”;曹操则不仅有曹仁、夏侯惇这类本家亲戚,也有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样的“五子良将”。

如果在武力上,还算各有所长的话,在文学上,曹操可谓一马当先,东吴则一举出局。刘备这边,因为有了诸葛亮,倒是可以勉强抗衡一下。

让诸葛亮拿得出手,又名扬千古的,一篇是军事形势的宏观分析,叫《隆中对》;一篇是出征之前的政治嘱托,叫《出师表》。

《隆中对》的文学价值,在于对乱世的清晰梳理。清晰未必有文学价值,但是,大混乱中的大清晰却会产生一种逻辑快感。当这种逻辑快感转换成水银泻地般的气势和节奏,文学价值也就出现了。

相比之下,《出师表》的文学价值要高更多。这种价值,首先来自于文章背后全部人际关系的整体背景。诸葛亮从26岁开始就全力辅佐刘备了,写《出师表》的时候是46岁,正好整整20年。

这时刘备已死,留给诸葛亮的是一个难以收拾的残局和一个懦弱无能的儿子。刘备遗嘱中曾说,如果儿子实在不行,诸葛亮可以“自取”最高权位。

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继续领军征伐。这次出征前他觉得胜败未卜,因此要对刘备的儿子好好嘱咐一番。为了表明自己的话语权,还要把自己和刘备的感情关系说一说,一说,眼泪就出来了。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