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2)

按汉简中所反映的匈奴入寇规模来看,有“大众”“可八十余骑”“可卌余骑”“可二十余骑”“可九十骑”等多种规模,大多为数十骑的情况。而这是汉武以后匈奴实力衰弱的情况,在汉景帝时,匈奴正盛,其入寇规模可能更大,在百余左右。结合公孙昆邪“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的描述,李广可能就是亲自率领小部分亲兵,阻击拦截入寇的数百余匈奴骑兵。而由于其亲身作战的风格,以至于公孙昆邪“恐亡之”。就这种情况来看,笔者以为,不能算是战功,只能说是其作为太守应尽的职责。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

▲漫画中对匈奴形象的还原

再就是孝景帝中六年匈奴大入上郡时,李广亲率百骑追击射雕者。射杀二人,生获一人,如果这是一个中下级军官取得的战果,或许能称得上战功。但李广彼时的身份是一郡太守,区区三首虏的战功,实在不足以称道。

其后,李广又遇见数千匈奴骑。尽管解鞍马的计策成功让其部安然脱逃。但这一情况过于特殊,且充满了侥幸。李广作为整个上郡防务的总负责人,其本应该指挥大军,居中调度,以防不测,即使自己出击,也应该做好主力部队的预案措施。可其却抛弃大军,出现了“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也就是说,李广在自行出击时并未给大部队安排任务,又未告知行踪,导致了部队群龙无首的问题。所以,如果其解鞍马的计策失败,其导致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仅他所部百骑覆没,群龙无首的大军更将遭受不可避免的损失。

再者,我们把目光放到整个匈奴大入上郡的背景下来看,据《汉书-景帝纪》的记载:“(中)六年,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吏卒战死者二千人。”由此推测,此处匈奴入侵规模可能较大,从雁门至武泉,到上郡一带,均受波及,造成吏卒战死者二千人的损失,上郡更是出现苑马被匈奴取走的尴尬局面。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

这有可能就是因为李广抛下大军自行出击导致的结果。所以,匈奴大入上郡一役,李广实在称不上有功。而杨宁宁前辈也在《从汉匈战争中认识真正的李广》一文对此役李广的表现提出严厉的批评。笔者将其论述摘引如下:“他(指李广)没有考虑由于个人的冲动冒进将会给朝廷和军队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故,笔者将其在上郡的表现,归为过。

接着就是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各地任太守的事迹,诸史籍均未详细记载,仅李广自述中提到其在陇西时遇羌人叛乱,诱降八百人后杀之。虽说行为并不道德,但也能算为一功。其它则仅有《李将军列传》中描述的以力战名。甚至以力战名在《汉书-李广传》中都被删去。

所以力战可能指的是在任期间对付匈奴小规模入寇的情况。同时,匈奴没有大规模入寇,也说明李广在任上的防务工作较此前有了改进,可能吸取了在上郡的教训。再考虑到武帝时李广能被左右称为名将,他在对付匈奴小规模入寇上和威慑匈奴、加强边郡防务上有不小的功绩。此与陇西平羌乱可算为两大功绩了。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

以上为李广在文景时期的主要功过。作为对比,笔者择取了文景时期的另几位太守。

关键词:匈奴,李广,史记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