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慈禧欲废光绪,总督什么态度?李鸿章很高明张之洞太狡猾,他最牛(2)

接到军机处发来的密函时,李鸿章刚从欧美五国回来。李鸿章原以为代表清廷走完这一遭,回来后能再获重用,不料最终还是被闲置在了京城贤良寺,除了文华殿大学士这个虚衔,没有一点实权。

除了心境郁闷,对光绪、康有为发起的戊戌变法,李鸿章的看法也颇为复杂。在内心深处,李鸿章是赞同新政的,因为新政在有些方面践行了他主张的洋务事业,所以对光绪,他内心有欣赏,也有同情。

但维新派在甲午惨败后对他的攻击和辱骂,很大程度上又消弱了他对戊戌变法的欣赏和同情。

综合起来,这时候让李鸿章秉忠直言,既不符合他的内心,也不符合他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敢任事是公认的,但他的敢任事的下面还藏着一层,任事为做官。倘若拿掉他的官字,让他大义凛然地去做君子、纯臣,他是不会干的。

反之,如果给他加上一个官字,他比谁都有智谋,比谁都敢任事。

接下来李鸿章的表现即鲜明地呈现了这一点。

用几十年的官场权谋将军机处的密函咀嚼完之后,李鸿章找到了庆亲王奕劻。

李鸿章对奕劻说,处眼下局势,此等废立大事,一要看太后圣心裁夺,二要探得列强的态度。

奕劻跟各国列强走的近,李鸿章的说法他自然听的进去。于是,奕劻问他,中堂与各国公使馆交往颇深,可否去探听一二?

李鸿章等的就是这个,他说,老朽当然愿意,只是洋人向来势利,如今我闲人一个,即便去,恐怕他们也不会对老朽讲真话。

奕劻问,如何才能探得真话?

李鸿章说,主意倒有一个,如果太后能让老朽暂代一省督抚之职,各国洋人必定前来祝贺,那时顺势一问,必能探得虚实。

奕劻是聪明人,与李鸿章在某种意义上又属同道,既然能借洋人之口阻扰慈禧废立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两人达成了无言的默契。

带着这个目的,奕劻到慈禧那里一说,加之两广总督谭钟麟不善跟洋人打交道,慈禧思虑一番后,也就索性同意了下来。

瞧李鸿章多高明,硬是能从烫手山芋中攫出重获封疆大位的机会。

如此官字加身后,李鸿章跟着就拿出了敢任事的一贯作风,很快他便给慈禧做了正式回复,各国洋人只认光绪,言下之意,废立之事不可行。

借洋人之口,李鸿章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不是官场权谋高人,此事办不到这个地步。

慈禧欲废光绪,总督什么态度?李鸿章很高明张之洞太狡猾,他最牛

说完李鸿章,接着说张之洞。

与李鸿章不同,此时的张之洞在湖广总督的大位上正如日中天。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戊戌变法期间,他不像李鸿章那样置身事外。

论做官的技术,张之洞一点不比李鸿章差,在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方面,甚至胜李鸿章一筹。简单说,每逢大事,有好处他必贴身紧靠,有风险他必油滑避开,具体到戊戌变法上,起初一段时间,对新政他是积极支持的,这既跟他认同“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有关,也跟他两头押宝,不愿得罪光绪的微妙心态有关。

为此,他不光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曾积极互动,更支持其弟子杨锐在京城深度卷入了百日维新。

然而,当慈禧翻脸发动戊戌政变后,虽然对光绪有同情心理,对慈禧一味扑杀的做法深感不满,但他还是选择在第一时间跟维新派划清了界限。

但跟维新派划清界限并不代表张之洞会站出来公开支持慈禧,反对光绪。

这正是张之洞极油滑的地方,在他看来,光绪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此时冒然反对将不利于他来日的权势。

所以,当他接到军机处的密函时,感觉很烫手。

怎么办才是既不得罪现在,又为来日留下余地的高明做法呢?

据说,张之洞心中有了主意后,还专门找来世外高人给自己把关,最后才拿出了这样一个说法——废立乃皇上家事,当由太后圣心明断,外臣不宜亦不应置评。

左右两难时,最高明的表态便是说了等于没说。表面上没说,其实左右逢源把各种内涵都包括了。就说张之洞这个表态吧,一来他表明了严守君臣之分的立场,不插手太后家事,这是向慈禧献媚;二来,他表示尊重太后的决定,无论废不废,他都没异议,这是紧贴慈禧;三来,这个没异议归根结底又是没明确表态,万一哪天光绪重新掌权了,此话又可以理解成不表态即是反对,即便光绪是聪明人一眼能看穿其中的猫腻,但至少没有落下公开得罪的把柄。

所以说,张之洞看似贤达,其实绝非纯臣,其官场圆滑造诣实乃登峰造极。

慈禧欲废光绪,总督什么态度?李鸿章很高明张之洞太狡猾,他最牛

最后来说刘坤一。

真正的正直有担当之人,往往是非黑即白的”恶人“。

关键时刻,往往只有这样的”恶人“才能做到一是一,二是二。

刘坤一对光绪推行的新政,其实是始终排斥的,为此光绪曾发明诏痛斥——刘坤一则借口部文未列,一电塞责。受恩深重久膺疆寄之人,泄沓如此,朕复何望?倘再借词宕延,定必予以惩处。

可就是这个光绪要严加惩办的”恶人“,在接到军机处的密函后,却拿出了维护光绪的一言九鼎之词——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宜防。

如此坚守臣节,如此审时度势,难怪当时有人为刘坤一记下了浓重一笔:坤一之有守,无愧纯臣风节,非之洞所及焉!

关键词:李鸿章,光绪,溥儁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