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中华经典短史记,有血有肉,撕开二十四史隐藏的真相(4)

我们知道,中国私人修史成果丰富,煌煌巨著,仅传世的就有上千种之多。这些私人修的史书,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和《史记》一样,以小故事和细节描写著称,这对枯燥的官方正史,正好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

中华经典短史记《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更进一步,选取上百种经典史学作品中的历史名人小故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之进行了精编收录,被史学界惊呼为“中华经典短史记”。

通过这些精选自经典史学中所记载的有血有肉的历史小故事,可以对正史中的一些人和事起到补充,甚至颠覆的作用。

比如在《清史稿》中,阎敬铭是晚清著名的好官,为官清廉耿介,被称作“救时宰相”,不但生活朴俭,还曾强烈反对慈禧太后重修清漪园。

但“中华经典短史记”摘自《清稗类钞》里的一则关于他的小故事,却足以颠覆我们从《清史稿》中得到的印象:

阎敬铭以崇尚俭朴著名,因而一听“华”呀、“丽”呀的,就很反感。他任户部尚书时,谢启华任主事,是他的下属。一天,阎敬铭说:“取名何必用华字?”

谢启华从容地回答道:“大人以为华字不好,取名应该用什么字呀?大人日后如果奉命转为文华殿大学士,接受不接受圣命呀?”阎敬铭无话可说。

另一个比较讽刺的小故事是,阎敬铭到山西当巡抚前,曾叫他的亲戚多带些褡裢布去卖。这种布又粗又厚,他一到任,就先买这种布制成袍褂穿起来。

下属有穿描花缎袍褂的,他就斥责道:“如今战事频连,你们还如此奢侈,想必你们一定很有钱,可捐出来充当军饷。”

下属们只好纷纷买褡裢布做袍褂。褡裢布因之大涨价,阎敬铭亲戚所带的褡裢布很快卖完了,发了一笔大财。

看完这个小故事,你认为阎敬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的意见是,阎敬铭官至宰相,虽然因反对慈禧修园子被“修理”过,但终算正常退休,所以正史里的他,自然是光明正大的。

但《清稗类钞》里的他,也是真实的。这样的阎敬铭,才是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中华经典短史记,有血有肉,撕开二十四史隐藏的真相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王安石,私家史里记载的有关他的一些小故事,也给我们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有利于我们刻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王安石。

这是“中华经典短史记”摘自《梦溪笔谈》里的王安石:

王安石害了气喘病,需要服用紫团山人参,可是无法得到。正巧薛师政刚从河东一带回来,带有紫团山人参,就送了几两给王安石。

但王安石不肯接受。有人劝说:“您的病实在让人担心,如果不服此药,就不能治好,别人送给您的药千万不要拒绝。”

王安石说:“我以前从未吃过什么紫团山人参,不也活到了现在!”就是不肯接受。

王安石的面色暗黑,他的门人以为是什么病症,就向医生讨教,医生说:“那是污垢,并不是什么病。”提出用澡豆洗脸。

王安石却说:“我天生的一张黑脸,区区澡豆对我有什么用处?”

中华经典短史记,有血有肉,撕开二十四史隐藏的真相

这是“中华经典短史记”摘自《邵氏闻见后录》里的王安石:

王安石与曾巩以道义相交。一天,宋神宗问曾巩:“你和王安石交往最密切,王安石是位怎样的人?”

曾巩说:“王安石文学成就和行为品德都不比杨雄差,只是王安石吝啬,比不上杨雄。”

宋神宗马上说:“王安石轻视功名富贵,怎么能说他吝啬呢?”

曾巩解释说:“我所说的吝啬,是指安石勇于有为,而吝于改过。”

神宗听了,微微点头。

《邵氏闻见后录》里还记载了王安石的另一个故事:

王安石刚任参知政事时,目中无人,对那些朝廷同僚不屑一顾。一天,在推行新法问题上与一些大臣发生争执,王安石指责那些大臣:“你们这些人说三道四,错误百出,都是由于不读书!“

赵抃当时也是参知政事,听了这话不服气,反驳王安石说:“你这话就不对了,古代的皋、夔、稷、契,那时并没有什么书可读,他们不是一样被后人誉为贤臣吗?“

王安石听了,不禁默然无语。

怎么样?读了这三个小故事后,一个有血有肉的王安石是不是就立了起来?

再来看摘自《渑水燕谈录》里的一则历史小故事,又能对王安石所处时代有一个形象画面:

王安石见闻广泛,学识渊博,是学术界有影响的大宗师。当时搞学问的人,都以能够出自他的门下为荣。只要受到王安石的称引,往往就会天下闻名。

王安石研究经学,特别崇尚字解,一时形成风尚。这一学派的末流,专以标新立异为能事,逐渐流为穿凿附会之说。朝廷对这一状况非常担忧,下诏要求不能专治新经,应适当采用旧的传注,禁止引证《字解》。

情势一变,搞学问的人全都抛弃以前的治学方法,甚至诋毁王安石不学无术,并且忌讳承认自己曾是王安石的门生。

当时学术界的状况是:“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讳道是门生。”

后来朝廷诏令王安石配享神庙,并且追赠他的官职和谥号。不知不觉之间,以前那些讳称王安石门生的人,又纷纷研治新经、引用《字解》,并争先恐后地称自己曾是王安石的门生。

有人又讽刺说:“今日江湖从学者,人人尽道是门生。”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一个感觉,这些私家史虽然多是一个个历史小故事,但和“史记”一样,情节丰富,且折射出很多哲理?

中华经典短史记,有血有肉,撕开二十四史隐藏的真相

再比如,摘自《吕氏春秋》里的这个小故事:

关键词:史记,项羽,历史学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