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烦恼加倍?该如何面对总是“扫兴”的父母

拿着镜头的母亲质问着自己的女儿。这是前不久,14岁女孩给母亲做饭后挨骂的后续。

让烦恼加倍?该如何面对总是“扫兴”的父母/图源网络/

在这条视频的前一条视频中,这位妈妈拍摄了女儿独自给她准备饭菜的视频内容。14岁的女儿,独立给妈妈做了四菜一汤,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女儿长大、懂事的标志。但与大众期望不同的是,母亲在视频中一直在抱怨“做这么多菜我们怎么吃得完,我是要表扬你吗?”视频发出后网络舆论倒向了女儿这边,母亲收获了很多恶评,才有后一条视频,母亲和女儿这样的对话。

母亲感到困惑和委屈是自然的,毕竟她确实为两个女儿付出了精力、时间,生活压力也很大。但当一个女儿满怀期待做了饭菜,母亲却在意的是女儿浪费了食材。母亲的观点表达或许没错,但她的语言确实可以让一个满怀期待的人只剩失望。

原本一件好事,最后没有人是快乐的。

生活中,擅长“扫兴”的父母长辈并不少,这也让这次事件讨论热度高了很多。此后,很多视频制作者与网友分享起了父母扫兴的事,诸如安排父母去旅行,从头到尾儿女们尽心尽力,但最后父母就留下“也不过如此,早知道不出门了”的评价,亦或是订好了不错的餐厅,但吃饭时长辈们开始嫌弃饭菜中有味精、餐点昂贵,留下“还不如在家里吃”的吐槽。

父母在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观点也都出于本心,或许根本不带恶意,但在他人需要情绪支持时,无法提供,很容易造成疏离的亲子关系。

不少“儿女们”在网上如此总结此事:“和她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和她诉说烦恼,烦恼会加倍。”

让烦恼加倍?该如何面对总是“扫兴”的父母

/cecile gariepy/

“扫兴”的危害

每个人都是需要情感支持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如果只是生活中的一些时刻扫兴,这并不是一件大事。但如果亲子间一直没有这样的流动,父母都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则很容易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失望性情感隔离( 心理上的一种隔离机制,是指在家庭系统中,那些情感卷入较深的孩子,为了寻求独立,会尝试各种策略来抗拒融合。他们可能会离开家庭所在地到另外的地方生活,与家庭保持空间距离;或者不与父母交流,在心灵上建立起藩篱;或者用自我欺骗的方法切断与家庭的实际接触,告诉自己已经脱离家庭的束缚 ),或者出现情感表达障碍等问题。

艺术家邹雅琦的艺术实验是一次很好的诠释。曾以“假扮名媛”为主题《瞬间所有制》作品而闻名的艺术家邹雅琦在今年推出了新的艺术实验《重金求母》。她决定花费人均3000元请已经成为母亲的人扮演自己的母亲,进而深度探讨亲子关系,儿女和母亲这些角色。

在《重金求母》第二期中,邹雅琦将衣服脱下给“临时”的母亲观看自己的赤裸的身体,这一行为并不是为了追求猎奇,而是来源于她不算幸福的童年。她透露自己成长中很少能娱乐,如果穿上好看的衣服也很可能被母亲否定,她一直接受“愧疚教育”,如果没有做母亲预期中的行为就会感到愧疚,但这一次,她想为自己表达

让烦恼加倍?该如何面对总是“扫兴”的父母

/艺术实验《重金求母》@邹雅琦/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