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知名度越高,骂我的人就越多,但同时支持我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人说‘外国人夸中国’就是‘流量密码’,你找到了‘流量密码’。我完全不在乎他们说什么。我一直在这儿,我‘夸中国’已经15年了,跟最近开始‘夸中国’的人完全不一样。”

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4月18日在广州启幕。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当天在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拍摄的有关中国的纪录片能够受到中国内外两方面观众喜爱,是因为尽可能以客观中立的态度来拍摄。他对日本媒体总是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感到不快,因此便想用纪录片向日本人介绍中国有意思、好玩的东西。年轻人在中国有很多发展机会,他希望向日本年轻人传递这一信息。

我的片子是“不夸不骂”

竹内亮1978年生于日本千叶县,2013年定居中国南京。近年来,竹内亮拍摄了许多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如《好久不见,武汉》《长江天地大纪行》《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等,受到中国内外观众的关注。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竹内亮坦言,这是他自己也一直在摸索的问题,但他感到能够吸引观众的作品大多比较真实。“我的片子是‘不夸不骂’”,竹内亮认为,纪录片虽然做不到完全客观,他的作品也是从他自己的视角出发,但他拍摄时的立场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客观中立的,片子的内容也比较真实。竹内亮说,尽量保持中立状态去拍摄,可能是他的作品受到中外两方面观众喜爱的原因。

竹内亮透露,他有个原则,就是不管自己的片子在哪播,都一定要播同一部,而不是在中国之外就加入对中国不利的内容,在中国就加入赞美中国的内容。

对日媒涉华负面报道“很不开心”

这位日本导演表示,自己在中国定居10年,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10年来,中国的影视剧制作水平、媒体技术、生态建设和农业技术等领域都实现了飞速发展,达到了很高水平。以影视剧为例,他在中国看的第一部电视剧是《咱们结婚吧》,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拍摄和后期制作当时还不如日本的电视剧,但现在中国影视剧的制作技术已经超过了日本。中国媒体的发展也非常快,日本媒体目前还主要依靠传统的传播渠道,但中国的新媒体、自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已经非常发达。

今年2月,竹内亮曾在北京大赞中国近期热播的电视剧《狂飙》。在广州回答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提问时,他再次表示,通过《狂飙》能看到中国过去20年发生的变化,剧中人物穿的衣服、用的“小灵通”都充满时代特征。随着故事的推进,剧中人物的穿着和通讯工具也在发生变化。在《狂飙》中,他可以了解到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变迁。

不过,竹内亮同时也表示,自己“夸中国”已经15年了,但他的“夸”是想把中国有意思的东西分享给日本人。他告诉在座中国媒体,自己的夫人是中国人,两个人在日本的时候经常看到电视上日本媒体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他“很不开心”,于是便决定通过纪录片向日本人介绍中国有意思、好玩的东西。至于有人说他找到了“外国人夸中国”这个“流量密码”,他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只是持之以恒在做一件事。

值得注意的是,竹内亮对日媒涉华报道的不满并非个案。在2021年发布的第十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中日关系舆论调查”结果中,关于本国媒体对改善两国关系、促进两国民众相互理解的贡献,仅有19.6%的日本民众持肯定态度。

建议日本年轻人来中国发展

最近,竹内亮在拍摄一部有关生育话题的纪录片。在广州参加完“读懂中国”会议,他便前往深圳进行拍摄。纪录片的主题是年轻人为什么要生孩子,而他希望了解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中决定生育的年轻人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人口下降和生育率降低是当前中国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竹内亮坦言,选择这一主题也与其热度有关。他在选题时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要考虑观众的想法。

日本长期受到老龄化问题困扰。竹内亮告诉现场以年轻人为主的中国记者,同样的一场记者会如果在日本举行,来的记者基本都是50岁以上的。由于大量工作岗位被长时间占据,日本年轻人的职业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他表示,希望向日本年轻人传递信息,如果有信心,可以到中国发展,这里有很多机会。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旨在增进中外相互了解、推动中外交流对话,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本届“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4月19日举行开幕式,设置主旨演讲、午餐演讲及10场平行论坛、4场闭门研讨会、3场专题会议和一系列配套活动,多国政要、前政要、外国驻华使节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