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生活在战争中的乌克兰人,日子过得怎么样?(2)

    2023-06-15 14:53:19 来源:观察者网

    自今年2月以来,管理乌克兰企业的政府人事部门一直在向军事登记和征兵办公室提交他们所掌握的就业登记名单,以帮助他们向正式的企业员工发出传票。为了躲避征兵,许多企业的职工开始辞职,并转向非正规就业(影子就业),这甚至导致乌克兰开始出现辞职潮。

    影子就业通常意味着就业者没有最低工资保障、没有假期和病假,这导致乌克兰的就业保障情况也在急剧恶化中。此外,生产走私烟酒、假冒西方品牌、对西方人道救援物资进行“再包装”兜售的非法企业和黄赌毒等各种“地下产业”,现在开始在乌克兰各城市的工业区野蛮生长。这些黑色产业在任何国家都很难形成规模,然而,在如今的乌克兰,这些黑产却成为了就业的“主力军”。

    即使是没有投身黑产的乌克兰人,他们的生活也极为艰难,这些人大部分成为了收入不稳定的影子就业者。

    比如我的熟人维克托,他曾在一家地区电视和广播公司担任摄像师,2022年11月他辞去了摄像师的工作。现在的他只能通过接一些西方广播公司的“私活”来勉强糊口。我也曾问过他是否想要再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但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我:“现在这样我还能过下去,回去(找正式工作)的话我可能就会丧命。”

    很多乌克兰人因而开始把心思重新放回农村上。自去年能源危机开始以来,数十万乌克兰公民涌入村庄,涌入有炉子供暖的房屋,他们在那里从事园艺、饲养家禽,想要过自给自足的生活并躲避兵役。但在农村的乌克兰人生活水平的下降也非常明显,如今的乌克兰农村到处都是破败废弃的房屋和杂草丛生的田野,如果你能在其中发现一个坚固的农场,那么这大概率是某个农业集团的租用地。

    总统办公室前顾问阿列克谢·阿里斯托维奇最近在接受记者瓦西里·戈洛瓦诺夫采访时也表示,经济问题迟早会埋葬泽连斯基政府。他告诉记者,乌克兰很快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工业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1200万人流离失所、偿付巨额外债、失业等。除了这些问题之外,乌克兰还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即失业率的高企一定会伴随着家暴、吸毒和酗酒现象的增加。此外,因为战争,乌克兰社会未来将有数十万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军人要重返社会生活,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也将成为泽连斯基政府头疼的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乌克兰的社会问题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贫困现象愈加严重

    往年的五一期间,乌克兰人很喜欢外出野餐,但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却异常冷清。

    以前人满为患的超市和集市,今年甚至没有出现热闹的主题宣传活动,一些著名的野外烧烤和野餐景点也人烟稀少。在我去的那几个市场,卖家向我抱怨他们要经常处理过期损坏的产品,因为现在连日常的平价商品都很少有人买得起。

    最弱势的群体是那些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受战争影响,数月甚至半年没有养老金已经是这些老人的生活常态,这让那些除养老金外没有任何其他生活来源的老人过得极为艰难,特别是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了孩子的老人。

    乌克兰现在只有一种人过得还算不错,就是那些亲属在欧盟国家工作、每月至少能收到亲属寄回资金的人,才能勉强算作“中产阶级”。与此同时,乌克兰的贫富差距还在急剧扩大,战争使得人民的生活步履维艰,但也同时催生了一批新的富豪。依靠“再分配”外来资源而发家的民族主义者不在少数,这个我们先按下不表,后文再说。

    如今,很多乌克兰人甚至依靠向典当铺典当自己的电器和家具来维持生活,足见目前社会的贫困程度。虽然早在俄乌开始之前,乌克兰就已经在与邻国摩尔多瓦争夺“欧洲大陆最贫穷国家”的称号,但那时的乌克兰人还是能够做到在糊口的同时,还维持一些生活的小乐趣。而现在的乌克兰人,为了争夺一罐免费的豌豆去排队乃至大打出手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过去的一年里,乌克兰的食品、燃料和服务的价格大幅上涨到了一个乌克兰人无法接受的水平——其中一些上涨了50%。与此同时,乌克兰人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大规模的倒退。背后原因自然是大量企业倒闭、业务缩减,仍在运营的企业也正在削减工资水平,人民的收入在锐减。

    乌克兰贫困水平在今年以来逐渐达到了顶峰,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正是上文中提到过的征兵政策。自今年2月以来,数以千计养家糊口的乌克兰男子为躲避兵役被迫辞职或“隐居”。男子通常是家中的顶梁柱,如果连顶梁柱都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那整个家庭出现快速返贫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生活在战争中的乌克兰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乌克兰群众聚集争抢物资图自AP

    索菲亚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曾经在与我同坐大巴车时谈过她的家庭,我认为她的经历有一定的代表性。

    她的丈夫就是失业大军的一员,如今被带到了军队从事体力劳动。我本以为她会像我一样为家人的安全而担忧,但她却对丈夫被带到军队感到异常喜悦。

    据她说,现在她的丈夫在哈尔科夫地区的某个地方工作。她对我说:“我之前在波兰赚了一些钱,才让我现在还能维持生计。而从去年年底开始,他(索菲亚的丈夫)却一直坐在家里,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工作,他说他不想被带到军队里送死。我厌倦了他的说辞,现在好多了,他终于重新动了起来。军队每月一次把7000格里夫纳扔到我的卡上,这点钱还不够,但至少足够买食物。”这位妇女在谈起她的丈夫时,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式的愤怒。

    前段时间,就连一向亲乌的英国卫报也注意到了乌克兰贫困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2022年,乌克兰的贫困率从5.5%上升到了24.2%,另有710万人的生活水平新跌到贫困线以下。乌克兰的非正式失业率为36%,2022年底通胀率达到26.6%。”卫报的东欧区域主管阿鲁普·班纳吉警告称,乌克兰贫困人口可能急剧上升,甚至有可能爆发人道主义危机。

    接受卫报记者采访的基辅居民,也谈到商品和服务价格大幅上涨的现象。

    “战前,我妻子去超市购物,一次大概只需要200格里夫纳,现在买同样的东西却要400-500格里夫纳。”基辅一家当铺的员工告诉卫报称。他还向记者补充道,现在每天有多达50人来找他典当他们的东西。

    贫困最显著的表现之一是跳蚤市场的增长。在今年之前,这种跳蚤市场的主要光顾者是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而现在在基辅和哈尔科夫(乌克兰第二大城市)的郊区,如果警察不进行强行驱散,跳蚤市场的规模甚至可能达到数公里之长。我经常能在跳蚤市场的小贩中看到穿着考究的年轻女性卖掉她们的衣服以填饱她们孩子的肚子,还有出来贩卖政府分发的口粮或装备物品的军人。

    这种生活已经让全乌克兰社会的不满情绪达到了极值。对此,当局试图通过宣传来抵消贫困的影响,以某种方式掩盖乌克兰人生活的真实情况。到目前为止,泽连斯基政府已设法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不满情绪,他们每个月都在向人民重复他们的承诺,说乌克兰人很快将依靠俄罗斯战败后的赔偿或冻结在西方的俄罗斯资产过上富裕的日子。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还可以苟延残喘很多年,这种“规训”会使得乌克兰人更适应当下的生活。这正是西方想要看到的:如果乌克兰人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要么背井离乡去西方打工成为廉价劳动力,要么投身于“反俄事业”中。现在已经有人迫于生活压力从事一些反俄活动,以求得西方和当局的资助:这些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在俄罗斯领土上进行破坏活动、在俄罗斯境内进行电信诈骗,或发起针对俄罗斯的网络攻击。乌克兰人的生活显然会越来越糟糕,如果不想沦落到为一罐免费的豌豆而大打出手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种活动之中。

    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一个社会的贫困程度上升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扩大,这几乎已经快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定律,乌克兰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战争开始以来,泽连斯基政府的一些权贵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中饱私囊、倒买倒卖,成了大发战争财的新富豪。

    汽车行业在这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今年,乌克兰的豪华车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根据乌克兰汽车和机动车辆协会的数据,今年前四个月的销量结果显示,乌克兰全国售出了近1300辆宝马和约1000辆奔驰,是近10年来这两个品牌在乌克兰最好的销售成绩。根据估算,乌克兰这四个月的豪车销量与去年同期(包括2022年战前的两个月)相比增长了近一倍。而相比之下,经济实惠型车的销量下降了21%。

    生活在战争中的乌克兰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基辅街头的豪车。图自社交媒体Instagram

    “豪车热”甚至导致某些型号的豪车已经开始出现短缺。例如,笔者查询了“Автосалон BMW”(AWT Bavaria,宝马在基辅的最大门店)的官方网站,发现宝马3系列的很多型号都已经售罄。为证实这一点,笔者还专门前往了基辅的线下汽车沙龙,被店员告知必须在等候名单中等待少则几周、多则几月的交货时间才能拿到现车。

    基辅“汽车好咨询”公司(AutoConsulting)的负责人奥列格·奥梅利尼茨基告诉我,“之前因为其昂贵的价格,汽车高端品牌很难进入最畅销汽车排行榜的前十位。但在过去几个月中,它们的排名却有了显着提升。例如,宝马排在乌克兰汽车畅销榜第四位,奔驰排在第七位。雷克萨斯的排名也成功进入了前十名。而同时,其他高端汽车的销量也在增长,例如,奥迪、路虎、保时捷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这是我们市场的新趋势,今年才出现,以前从未发生过。”他说道。

    对于这种高档汽车的繁荣现象,笔者总结了一些原因。

    首先,自然是乌克兰的富豪正在大量换新。“这场战争对高端品牌的传统受众并没有像经济型车的受众那样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相反,许多富人反而决定立刻换新。”奥梅利尼茨基说。他向笔者解释道,许多有钱的乌克兰人现在不愿意投资房地产,因为俄军一次意想不到的空袭就可能毁掉他们所有的投资,而汽车则相对不那么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受到了这些富人的青睐。

    其次,发了“战争财”的政府要员们需要豪车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你知道吗,我的朋友,这小半年来,那些来我这里咨询豪车的人,很多甚至都不是经商的富豪,而是那些政府的高官们。比如基础设施部的一个家伙,他来我这里买了一辆价值260万格里夫纳(约合50万元人民币)的奔驰。呵呵,那家伙装作不认识我,但我记得他,我在当局举办的酒会上遇见过他太多次。”奥梅利尼茨基在闲聊时向我吐槽道。

    其三,权贵们借汽车走私等来大发“国难财”。他们借由当今乌克兰汽车市场混乱和海关缺乏监管的“便利”,向俄罗斯等被西方制裁的国家走私汽车并借此发家。

    近日,乌克兰汽车和机动车辆协会宣布,将对一名利沃夫政府高级官员的走私行为展开指控。该协会发布的报告指出,这名利沃夫的当局官员在乌克兰购买了豪华轿车,然后将它们从波兰转运到白俄罗斯,再从那里运到俄罗斯并从中牟取暴利。

    “欧盟制裁导致大多数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停止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上的销售,俄罗斯境内的汽车市场如今只有俄罗斯本土品牌和中国品牌仍在运作,这使得俄罗斯境内外国制造的汽车出现短缺现象。俄罗斯在法律领域组织上所谓的‘进口替代战略’合法化,给了这名官员便利的操作空间。这名官员在乌克兰购买的豪车被运往俄罗斯境内销售,他的对接人是著名俄媒RT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此人已经将超过45辆的外国品牌豪车运往俄罗斯销售,赚取的总金额超过300万欧元。”乌克兰汽车和机动车辆协会指出。

    此外,根据该协会的说法,这位官员的贪婪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甚至还向乌克兰的海关申请了出口汽车的增值税退税,涉及金额达100万格里夫纳(约20万元人民币)

    而奥梅利尼茨基告诉我,这个案例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据我们的行内消息,来自乌克兰的豪车也出现在格鲁吉亚的汽车销售网站上。一些汽车经销商的中高级管理层可能参与了这些官商勾结的计划,以帮助这些官员购买汽车和走私运输。无怪乎这些官员热衷于此,这是一项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现在俄罗斯豪车的价格几乎是我们的两倍。有渠道和资源的人从事这一行能够获得的是极为惊人的暴利。”奥梅利尼茨基说。

    在奥梅利尼茨基的引荐下,我后来联系到了乌克兰汽车进口商和经销商协会会长奥列格·纳扎连科,他肯定了上述这些说法,并称他们已经向最高拉达(议会)提出了一些建议,以采取措施弥补这些走私牟取暴利的漏洞。

    “哈萨克斯坦的情况是一样的,但他们已经采取措施,限制向俄罗斯供应由哈萨克人购买并出售给俄罗斯人的豪车。而我们的当局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事实很明显,有能力在当今这个情况下把汽车连续经波兰—白俄罗斯两道槛运往俄罗斯销售的,肯定不是一般人。我猜,这可能就是当局不愿意管这件事的背后原因。”纳扎连科说。

    结语

    乌克兰人的苦难,目前看来还不可能就此结束。乌克兰人的六月,仍然是一个坏消息不断的六月。

    当局并没有回应人民要求结束战争、尽早恢复正常生活的呼声,反而仍在军事上加码备战。

    6月1日,基辅当局宣布了一项新的政策以加强征兵动员。从现在开始,征兵传票将不仅由TCC(军事委员会)的雇员发出,还可以由其他的执法机构以及当局的政治代表来完成。也就是说,现在随便哪个当局官员都有权力向人民发出征兵传票。

    这项新政策将发出征兵传票的权力授予TCC和SBU(乌克兰情报总局)的员工、地方当局的代表、国有企业负责人、驻外外交机构的雇员等。除此之外,征兵的对象人群也在扩大,从6月1日起,“白票兵”,即之前被认定为体质不过关、未服过兵役的人员,也将被正式纳入征兵对象中。以前在军队服役过或具有军队所需专业能力的女性,也将成为被动员对象。而且最近笔者发现了一个现象,在乌克兰流行的社交软件上,一些有孩子的父母一直在抱怨海关不允许他们15-17岁的儿子出境。显然,这也是为后续的征兵动员而特意做的“预防措施”。

    此外,在俄罗斯空袭仍然持续、乌克兰人用电安全难以保障的当下,当局竟然宣布从6月1日起上调城市居民的电费。据称,当局提高电费的理由是因为“需要资金来修复受损的能源设施”。提高后的新电价为2.64格里/千瓦时,这对于用电需求比较大的人来说宛如晴天霹雳——对他们来说,电费的上调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月电费增加到1700格里(约350元人民币),这在如今的乌克兰不算一笔小钱。而且,不光是电费,水价也平均上涨了30%。与此同时,公共市场专家奥列格·波彭科告诉我说,几乎生活中所有的“小额”税费都被当局提高了——比如小区清洁费、垃圾收集费等。这些费用的上涨不仅会导致居民的生活负担增加,还会间接导致所有商品价格上涨。

    生活在战争中的乌克兰人,日子过得怎么样?

    乌克兰战时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一路飙升。图自Bloomberg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