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霹雳火”首飞20周年,后武直时代即将来临?(3)

    2023-04-23 10:21:23 来源:澎湃新闻

    但对于直-10来说,动力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强烈需求。如果将额定输出功率提高到1400千瓦以上,直-10两侧短翼下的4个复合挂架完全可以挂载16枚重型反坦克导弹,达到重型武直的水平;同时,在旋翼上安装毫米波雷达也不是难事;最后,只要动力足够,在现有机体上安装附加装甲即可获得额外的抗弹性能。换装更大口径航炮,加装类似“维捷布斯克”的DIRCM等也将具备实施条件。

    直-10自2012年服役后一直没有传出深度改进的消息,空军版的直-10K于2016年开始装备空军-,总体性能与陆航型号基本相当。在071大型船坞登陆舰和075大型两栖攻击舰入役后,直-10舰载型装备海军似乎顺理成章,陆航的直-10也的确多次在演习中于海军登陆舰上临时起降,但舰载型直-10却迟迟没有真正定型服役的消息,反倒外媒一度传出中国从俄罗斯采购或打算采购卡-29舰载武装直升机和卡-52舰载型的消息。

    直-10上舰必然需要加强机体结构和抗腐蚀性能,从而再次面临增重问题,在动力系统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增重显然勉为其难。事实上在原有动力条件下,直-10的改进升级几乎从一开始就濒临上限。因此,一切必须回归原点——换装更大马力、更高功重比的涡轴发动机。

    外贸型领衔升级

    令人略感意外,直-10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深度改进型号是外贸版。在2016年第11届珠海航展上,直-10ME首次以模型形式对外展出,2017年首次赴迪拜航展参展,2018年11月首次以整机形式亮相第12届珠海航展。2022年中,土耳其“国防工业”新闻报道,巴基斯坦决定取消与土耳其在2018年签订的30架T-129(A-129“猫鼬”的土耳其版本)武装直升机订单,转而采购中国的直-10ME,此后巴基斯坦智库PSF也确认了此消息,巴陆军航空兵司令宣称将在2023年接收第一批直-10ME,此后美媒《战术报告》进一步指出沙特也很可能采购直-10ME……

    毫无意外,直-10ME最核心的升级改进就是动力系统。据《兵工科技》2022年报道,该型机“换装了涡轴9发动机最新改进型号,最大功率达到1300千瓦,且具备较强功重比,飞行性能明显提升,武器载荷能力也更加强大,高温高原环境下作战能力领先”。

    外贸型直-10ME防护能力更强,而且可以搭载射程更远的导弹。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图

    外贸型直-10ME防护能力更强,而且可以搭载射程更远的导弹。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图

    在此基础上,直-10ME的其他改进措施水到渠成,如增加了6块附加装甲,安装在发动机舱段两侧、两名飞行员座舱两侧,及机头前部电子设备舱三处关键区域;再比如将航炮弹药携载量增加了3倍,武器外挂点也从原来的4个增加到6个,载弹量大幅增加。直-10ME甚至还可以挂载SW-6小型无人机及CM-501XA小型巡飞弹,执行战术侦察和打击任务;更能吊运“苍狼”轻型全地形突击车实施立体作战;此外,直-10ME也配备了类似“维捷布斯克”的DIRCM系统,高危环境下的战场生存能力显著提升。

    可以说经过全面升级改进后,直-10ME除毫米波雷达外已经不存在明显短板。而从网络流传的照片中,甚至还能看到有加装了顶置毫米波雷达的直-10ME,但考虑到涡轴9动力系统的提升幅度毕竟有限,毫米波雷达是否能够最终落实仍有不确定性。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功率更大的涡轴发动机,已经装备直-20的涡轴10发动机额定功率超过1500马力,功重比也很不错,不过该发动机的油耗较高,且直10作为中型武直结构相对紧凑,在不做大的原设计修改的情况下是否能适配涡轴10也是个问题。

    低空防区外打击

    乌克兰战场上武装直升机的实际使用表明,武直在进入高危战场环境后的生存力将面临严峻考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3月1日俄军卡-52和米-28两大王牌武直可以确认的损失就有20架。武装直升机自诞生以来除反坦克外最直接有效的战术——低空持续火力压制/输出,在面对敌方隐蔽性极强、且密度极高的低空防空火力网时显得防不胜防。在此背景下,提高机载弹药的射程,从而具备低空空域的“防区外打击能力”就成为一种现实选择——尽管这与武直给予地面部队近接火力支援的功能属性存在矛盾。

    直-10未来也可能面临这样的高危战场环境,因此其升级方向除了直升机本身外,也包括机载弹药的升级。

    直-19发射导弹,从导弹外形上看,该弹未在直博会或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可能是新型导弹。图片来源:“中部号角”微信公众号

    直-19发射导弹,从导弹外形上看,该弹未在直博会或珠海航展上公开展示,可能是新型导弹。图片来源:“中部号角”微信公众号

    2021年7月,美军使用一架AH-64E“阿帕奇卫士”发射了一枚以色列制造的“长钉”-NLOS导弹,在测试中成功击中了远在30千米外的目标;无独有偶,俄罗斯空天军的武装直升机也在乌克兰战场使用了“产品”-305空地导弹。这两种导弹的共同特点是弹体尺寸较大,均具备30千米级射程及非瞄准线制导攻击能力,采用多模导引头,不同的导引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技术转换,以用于打击不同类型目标。此外,“长钉”-NLOS和“产品”-305还具备双向数据链引导能力,导弹导引头视场可以通过弹上数据链回传至机载多功能显示器,以“人在回路”的形式对导弹进行直接跟踪引导。某种意义上来讲,“长钉”-NLOS和“产品”-305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直升机机载反坦克、攻坚导弹的标杆。

    2022年6月,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在《军事报道》栏目中,对新疆军区陆军航空兵某部的训练工作进行了报道。画面中该部装备的直-10也携带了一款尺寸较大,带有光学窗口的新型空地导弹。该型导弹貌似无法使用四联装挂架携带,而是采用了一种双联挂架。它也许就是类似“长钉”-NLOS和“产品”-305的国产新型机载弹药。

    没有后来者

    如果说直-10服役10年后才迎来重大改进令人费解,那么解放军是否会将自用型的直-10也全部换装或升级至直-10ME或更高版本则同样难以回答。必须指出的是,在武装直升机这样的紧凑型空中平台上做升级改进总是有上限的,即便换装了更大马力发动机,直-10原设计的中型武直定位决定了其基本尺寸空间,尽管短翼挂架功能的扩展相对容易,机内设备的扩容就没那么容易了。而这又带出另外一个问题,与其进一步在老平台上挖潜,为何不尽早立项下一代武直,从而彻底解决问题。

    但真的还会有下一代武直吗?从全球武装直升机的发展来看,这一机种的未来似乎并不乐观。世界第二代武装直升机的装备时间基本与大国空军的第四代战斗机同步,当今天全球各国竞相投入五代战斗机的研发竞赛中时,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武装直升机领先大国却没有新一代专用武直立项在研。曾经的RAH-66“科曼奇”定位于侦察武直,且没能修成正果,当下美国陆军正由贝尔和西科斯基两大直升机巨头竞标的FARA项目同样定位于侦察武直,该项目的目标很明确,替代OH-58D侦察直升机并与“阿帕奇”并肩作战,并非“阿帕奇”的换代产品。目前世界上的主流武装直升机仍然是二代机型的各种改进版本,美俄之外,印度、韩国等国正在研制的新型武直则仍在追赶美俄几十年前的产品水平。

    直-10武装直升机是陆航的核心装备。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图

    直-10武装直升机是陆航的核心装备。澎湃新闻记者谢瑞强图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