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李光地:是康熙知己还是超级阴谋家?200年后,梁启超揭开真面目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八日,一代名臣李光地因疝疾速发,死于任所。康熙得闻噩耗,悲伤地对臣下说:“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康熙对李光地的评价很具人情味——李光地最懂朕,朕对他也了解至深,朕和李光地是知己啊!

品读康熙的这句评价,有人说,庙堂沉浮,最厉害者莫过于此。都说伴君如伴虎,但他却与君伴成了知己,这其中的名堂才是官场真道行,李光地这个人深不可测。

康熙之后,雍正对李光地的评价更高,他不惜溢美之词,将李光地捧到了“一代完人”的高度。

然而,有历史洞察者却一针见血地说,古往今来,凡是完人必是伪君子。雍正捧他,推崇是其次,拿来他做统治工具,才是心底本意。鉴于此,看懂李光地这一类所谓的一代名臣,绝对具有人间清醒的现实意义。

这种说法,虽然有暗黑偏激之嫌,却也是鞭挞入里的。

李光地:是康熙知己还是超级阴谋家?200年后,梁启超揭开真面目

李光地,祖籍福建剑州,后来迁居到泉州安溪县,相传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李元祥。李光地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一定程度上,他算是大明的遗民。李光地三岁那年,清军入关,一路向南,福建因此成为南明与清廷对抗的主战场。在亡国的仇乱中长大,依照儒家的逻辑,李光地即便不去仇清,也应该有拒清的心态,但这两者李光地都没有,史书上仅仅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十三岁那年,李光地家中遭到一伙盗贼的洗劫,从此之后,他便异常憎恶乱世中的匪盗贼。

因为只恨乱世不恨清,李光地开始读书后,对清廷科举毫无排斥心理。康熙九年,二十八岁的李光地进京赶考,一举高中二甲第二名。他那一科,颇有些龙虎榜的意思,除了他,另有两人也是史上留名,一个堪称康熙朝的一大奇景,一生作恶多端,却始终未遭康熙惩罚,此人就是那一科的探花郎,徐乾学;另一个名声不显,但跟李光地却渊源甚深,此人就是他的同乡,陈梦雷。

李光地高中进士后,在翰林院待了3年,而后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仕途之路走的不缓不急,很正的路子。

李光地这个人,很守儒家的道德传统。对于官场新人而言,这其实是有一把有用的摇扇,有想法的时候,可以摇一摇;需要思虑沉淀的时候,也可以摇一摇。康熙十二年五月,李光地做完一任会试同考官,向朝廷请假,提出要回家省亲。

巧的是,他的同年好友陈梦雷也有这个举动。

李光地:是康熙知己还是超级阴谋家?200年后,梁启超揭开真面目

人的命运,有时候是由偶然推动的。

李光地、陈梦雷都没有想到,此次回乡省亲,居然就准时准点地遭遇了康熙朝的“三藩之乱”。

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先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后发兵围堵云贵总督甘文焜,三藩之乱由此燃起硝烟。起初,康熙并不知道吴三桂已反,消息传到京城,朝廷正要发兵平叛,远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竖起反旗,与吴三桂遥相呼应。与此同时,孤悬台湾的郑经发兵反攻福建,也想乱中取利。康熙应接不暇,只能先对吴三桂,一时间,福建大乱,乾坤颠倒。

耿精忠造反,手段还是很毒辣的,第一步,他就将矛头指向了福建地界上的清廷官员。这时候,李光地的“贼”就淋漓尽致地显现出来了,未等耿精忠登门来拿,他已带着父母躲进了深山幽谷之中,而他的同年陈梦雷就迟钝多了,还没来及避走,就被耿精忠活捉,而后被迫做了耿精忠的幕僚。

十三年,耿精忠反,郑经据泉州,光地奉亲匿山谷间,经与精忠并遣人招之,力拒。

这段正史史料,前半句可信,后半句有粉饰之嫌。在那种情况下,耿精忠已经在深山幽谷中搜到了李光地,怎可能只客气地邀请,不带绑走的绳索。

更蹊跷的还在后面。

李光地拒绝耿精忠和郑经的招降后,居然干成了一件很不可思议的大事。他偷偷走出深山幽谷,多方收集叛军情报,而后将耿精忠、郑经的军事部署、进攻路线等重要情报写成一份奏折,封进一个蜡丸中,派人从山间小道逃离福建,一路北上京城报信。途中,信使幸运地碰上了内阁学士富鸿基,富鸿基拿到蜡丸,立即转呈康熙。康熙开启腊丸,震惊不已,更对李光地的忠义之举赞不绝口。

《清史稿·李光地传》记载:

置疏蜡丸中,遣使间道赴京师,因内阁学士富鸿基上之。上得疏动容,嘉其忠,下兵部录付领兵大臣。

孤身犯险恶,千里送蜡丸,这是李光地后来在康熙朝平步青云的关键。

这事初看颇为传奇,但细细看去却觉得经不起推敲。一来、不管李光地的行踪暴露与否,困在深山幽谷总是现实,这种情况下保命都难,哪有条件多方搜集叛军的机密情报;二来,如果李光地真想搞一枚蜡丸来报效康熙,躲进深山幽谷显然不是上策,他应该玩无间道,趁着耿精忠正逼迫收编他们,假入其幕府,这才有可能收集到核心情报,完成义举。

如此分析,此事必有微妙。

至于微妙在哪里,咱们暂且不表,但有一点却不能不说,李光地此人,果然水深,不管真相如何,他都是一个充满心机,会制造故事的人。

而这一点,正是他后来近乎完美无缺,堪称楷模的基石。

当然,光有这样的基石是不够的,李光地在基石之上还有很有材料的。

李光地:是康熙知己还是超级阴谋家?200年后,梁启超揭开真面目

因为那一枚蜡丸,康熙对李光地有了很深的印象。三年后,等到清军攻入福建,耿精忠投降,康熙立即给拉哈达和赉塔两位领军将领下旨,务必找到李光地。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