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韩信四次给项羽献策,都能实现吗?(2)

双方从一月对峙到三月,为了巩固后方,确保粮草充足,项羽令张耳率本部人马,陆续进占邯郸等原赵国城邑。

项羽一时难以突破章邯的防线,执戟郎中韩信第二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三万越过太行山,从河东郡进入关中,那时秦朝廷必然令章邯撤兵,届时就只需追着章邯打。项羽没有同意,此刻项氏的战略不是迅速灭秦,而是在战争中不断壮大,为战后的分封做准备。

何况关中并没有乱,秦人在关中至少还有十万兵力,项羽不可能拿自己的项家军去冒险。

随着项它在东郡攻城略地,刘邦在砀郡也在给秦军制造麻烦,魏王豹在东郡不断壮大,韩王成在颍川郡游击,项羽反而不急于入关中,局势的发展有利于诸侯军,更有利于项家军。

【三、南下太行山袭击章邯背后】

项羽和章邯对峙三四个月后,韩信第三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三万,从太行山南下河内郡,绕到章邯后面夹击。

执戟郎中韩信第三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两万,从太行山方向南下,绕到章邯的后方河内郡。如此一来,章邯进退维谷,要么投降要么败亡。

韩信是从纯军事的角度考虑,项羽的想法就要复杂得多。赵王歇迁都信都后,招兵买马,在“赵王”这块金字招牌的号召下,附近城邑纷纷投诚,其兵力由一万多迅速扩张到四万以上。项羽令张耳去招降邯郸等赵国旧地,就是要遏制赵王歇的发展,然而张耳的兵力也迅速从三万余扩张到六万余。

韩信四次给项羽献策,都能实现吗?

如果韩信率军南下,那无论是洹水一线的项羽军,还是南部的韩信军,都将面临硬仗,诸侯军锦上添花可以,没人会去打头阵的。

项羽认为韩信的提议不错,但不能派项家军南下,为了削弱张耳,便要求张耳派军翻越太行山南下。结果张耳派司马卬、申阳统率一万兵,越过太行山南下。后来司马卬、申阳拿下河内郡和三川郡部分城邑,从背后包抄了章邯,完成了韩信的计谋。

【四、抢在刘邦面前灭秦】

公元前207年七月,项羽、章邯设盟于洹水之南、殷商故墟之上,章邯投降项羽。

章邯投降后,被项羽囚禁在楚军大营,由将军长史司马欣和护军都尉董翳统率秦军。秦军所有将士都放下兵器,所有军械和粮草都交给诸侯军。

章邯的秦军总兵力约二十万余人,几乎都是秦人,其中正规军十四万余,民夫六万余。项羽军团有三十四万七千余人马,其中项羽有十九万余人,赵国的张耳有六万余人,司马卬有两万余人,申阳有万余人,齐国的田都近三万,田安有七千,燕国的臧荼近三万。

韩信四次给项羽献策,都能实现吗?

如果俘虏人数接近己方,怎么办呢,当年白起是直接坑杀。项羽对章邯和司马欣有承诺,一开始并不想杀俘。

此时刘邦从南阳郡攻击武关,执戟郎中韩信第四次毛遂自荐,愿率军五万从河内郡进入河东郡,然后渡过黄河,抢在刘邦面前灭秦。然而项羽并没有富余的兵力,章邯有二十万降卒,三川郡的内史保和赵贲也都还没投降,最主要刘邦还没有攻克武关的迹象,毫无入关的征兆。项羽再度拒绝,灭秦大势已成,项羽不急于入关中,而在为战后的分封做准备。

【四次献策,为何四次拒绝?】

韩信四次毛遂自荐,项羽拒绝四次。在项羽看来,韩信每次献策都要开分基地,分兵开辟一个新战场。当初武臣离开陈胜就称赵王,韩广离开武臣就称燕王,这些事犹在眼前。

在韩信看来,项羽几乎从不任用非项氏将领或亲信为统帅,即使英布、蒲将军也不过是充当先锋。而项缠、项它、项声、项冠这些人几斤几两,项羽心里当然有数,但仍委以重任,韩信看不到自己的出头之日。

关键词:韩信,项羽,刘邦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