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柴可夫斯基,俄国音乐的总建筑师(2)

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感,他的作品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他所处的时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特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思想情怀。

19世纪中后期,俄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集结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在沙皇统治下,贫困、落后、多难的俄罗斯在黑暗中呻吟,人民没有自由生存的权利。

柴可夫斯基和知识阶层的其他人一样忧国忧民,思想苦闷,感到精神压抑。他们渴望自由、幸福,但又不知所措,看不清前途。

一个忧郁的怪影在他心灵深处时刻窥伺着。他想努力挣脱精神危机的胁迫和折磨。关于命运和生命本质的思考始终纠缠着他,他内心充满了矛盾、困惑。

他的音乐作品表现了一种永远的寻找追求理想、正义、真理。但现实中有一种力量阻碍人们达到目的,经常使人们从希望变成失望,然而对幸福、美好的渴望又让人不放弃斗争。生与死、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

这些对抗的矛盾冲突成为他作品的永恒的主题。在宣扬歌颂美与善,揭露鞭挞丑与恶的同时,他把哀愁、焦虑和不满足幻化像他那样善为对美好事物的热烈向往。于是他的音乐充满了生命的伟力,激扬着美的冲激。

柴可夫斯基充满激情的优美音乐旋律渗透着浓厚的俄罗斯民族气息,具有独特风格。他的音乐语言朴实、真挚、深刻细腻、丰富多彩。他倾注在乐曲中的是他内心赤裸的真诚。这使他的音乐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他“总是选择那些能燃起他心灵的题材”,而使他心灵燃烧的是“生活在他身边的与他具有同样情感的普通人”。

他说:“艺术永远可以找到通向人们心灵的正确道路。”

如今,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已经深入人心。包括柴可夫斯基音乐在内的俄罗斯文化对我国中老年一代人有着刻骨铭心的影响。

关键词:音乐,俄罗斯,艺术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