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孙权称帝为何难?和魏蜀两国比,有啥先天缺陷?

孙权称帝为何难?和魏蜀两国比,有啥先天缺陷?

石亭之战大获全胜后,东吴取得了空前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和蜀汉早已重新结盟,连曹魏也无力再次南征,石亭之战后曹魏长达二十年以上都没有发起过主动进攻。

不过和平却是靠着战争打出来的,这一切的背后少不了东吴英杰们的长期奋战。从兴平二年(195年)年底孙策渡江讨伐刘繇开始,东吴几乎没有停止过对外征伐,终于在三十多年的苦战后换来了这一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东建立帝业的时机已经成熟。

太和三年(229年)春,公卿百官皆劝孙权进位称帝。

但有些不寻常的是,称帝一事依照惯例要进行三辞三让,而孙权似乎仅在黄初四年(223年)击退曹丕第一次南征后推辞过一次,这次并没有再推辞。

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他真的迫切到这个程度吗?

其实这还真不是孙权猴急,称帝虽然是他梦寐以求之事,但他还是非常有耐心的,否则就没有必要多等六年,因为曹丕在那次铩羽而归后已经无力再对东吴造成严重威胁了。

孙权称帝之所以要比魏蜀两家晚这么多,并且没有完成像曹丕那样完整的三辞三让的流程,则是东吴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

王夫之在点评三国时提出:蜀汉之义正,魏之势强,吴介其间,皆不敌也。

蜀汉的帝业依靠的是继承汉室,曹魏的帝业依靠的是强大的实力,也就是说蜀汉以继承前朝血胤为正统,曹魏以继承前朝旧都为正统。

而东吴论实力不如曹魏,论血脉又不如继承东汉的蜀汉,两者都不占,这就非常尴尬了。

于是孙权才会拒绝第一次劝进,当时他用当初自己被迫向曹魏请降并接受吴王册封时的理由做出了解释,这体现了他夹在魏蜀两国之间处境艰难之下那种微妙的心态,此时他依然比较谨慎,因此只好强行压制称帝的野心。

1234...全文 6 下一页
关键词:孙权,汉朝,曹丕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