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中华文史 > 正文

辽代女真人穷得靠渔猎贴补生活,为何灭辽时能有钱装备重甲骑兵?(3)

与北宋工匠被视为末艺不同,辽国对于军器的制造相当重视。如上京临潢府军器府库使一职,就是皇室亲宠之人才能获得的官职,其地位之高,远超北宋的同行们。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也是辽国军械制造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契丹国志》记载,“(契丹)西北有铁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炼得成铁......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惟有番户百余,编荆为篱,锻铁为军器"。

组织工匠锻造成的兵器、甲胄,从冶炼场所制造完成后,往往会被运送至各地武库进行储存,以备出征之用。在北京延庆水泉沟附近,考古学家曾经发现过一个规模空前的冶铁遗址,据推测,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辽国军械的冶炼地。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然而,铁甲的购置费用并非小数。

因此,不少学者猜测辽国正兵的装备除了部分自备外,如铠甲、武器,应是由国家负责发放和配置。依靠庞大战争机器所供给的物资装备,辽国在与北宋、西夏的战争中,往往能占据优势。

可惜的是,随着辽国军队的日渐腐化,即使再精锐的铠甲也无法挽回败局。面对女真的进攻,一次次溃散败逃后,曾经被辽国视作骄傲的铠甲装备成为敌资。等到辽国覆灭,女真背盟今后,宋人所见的女真骑兵就已经成了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了。

而之后的情况更像是滚雪球效应。靖康之役中,驻守燕山地区的常胜军被完颜宗望所败后,其主帅郭药师很快便宣布投降女真,“从宗望伐宋,凡宋事虚实,药师尽知之”。郭药师降金之前,常胜军的各项补给皆由北宋承担。

由于运河淤塞,道路艰难,物资从河朔、山东等地运抵燕山,“率费十余斛,多至二十余斛,始能运一斛至燕山”,运输效率十分低下。即使这样,北宋依旧以“诸路皆困”为代价为常胜军提供粮饷,军械、战马、武器更是不在话下。如此,郭药师降金后,完颜宗望“尽收其军实,马万匹、甲胄五万、兵七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女真本族军队各类装备相当完善,但归降部队却并非如此。出于防范的目的,大多数仆从军都并不配备铠甲,弓箭之类的投射武器也相对较少。有些不受重视的部队甚至只能“旋斫道傍木执之为兵”。

关键词:女真,辽朝,北宋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