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人物 文物古迹 战史风云 诗词歌赋 今朝论史 历史影像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正文

古代政权的军事动员极限在哪里?有可能“全民皆兵”吗?

说起“全民皆兵”,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国家所有能拿得动武器的人全部上了战场。实际上,全民皆兵可以有,但全民当兵是绝无可能的,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兵队伍。来源/纪录片《国家记忆》截图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兵队伍。来源/纪录片《国家记忆》截图

现在可以确定,所谓“全民皆兵”的极限,是二战时期的拥有强大组织能力的苏联,再加上苏联本身可以利用大量机器进行生产活动,节约大量人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把全国六分之一的人口拉上前线。当然,这其实是战时无奈之举,战争一结束,苏联便开始火速复员军队。

那么,在冷兵器时代,国家的军事动员极限又在哪里,“全民皆兵”的程度又能有多高呢?

兵民比例极限

正常情况下,国家对国内可有效利用的劳动人口是有限的。除去人口中占一半数量的妇女,再除去老人和小孩,可征之人的数量属实有限。另外,行军打仗,后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维持一支军队的吃喝拉撒,必要的民夫数量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按宋代《梦溪笔谈》的说法,为了供养一个行军的士兵,需要3个民夫运送粮草物资。再加上古代国家生产力有限,必须要有大量的劳动人口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这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力量。失去了这些基本力量,别说打仗了,整个社会先崩溃了。所以,别看古代战场动不动号称几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能够拉上前线作战的兵力,占全人口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纵观世界历史,最负盛名的全民皆兵要数斯巴达人。史书记载,斯巴达本族人口大约有4万人,扩大到为斯巴达人服务的奴隶和其他自由民,斯巴达国家的总人口大概30万。也就是说,斯巴达人只占斯巴达国家人口约八分之一。在拥有大量脱产人口的供养的优势条件下,斯巴达本族人进行了“全民皆兵”,但是,一次派出兵力的极限大概是1万人。这大概是斯巴达人除掉了妇女、老人和儿童,能搜罗到的所有可战之人口。结论是,斯巴达国家的实际动员的兵民比例,在1:30左右。

斯巴达军团。来源/纪录片《斯巴达人》截图

斯巴达军团。来源/纪录片《斯巴达人》截图

这个客观规律,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中国古代著名的“举国之战”应属长平之战。在这场大战中,为了争取胜利,秦国和赵国都进行了举国动员。史书记载,赵国300多万人口,动员了45万赵军参战;秦国500多万人口,动员了60万人参战。看上去,双方动员的人口都达到全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至七分之一,比例十分吓人。但是,长平之战所动员的是人力,不是兵力,是脱产战士和运输粮食物资民夫的总和。依照秦法,为了避免影响社会生产,不能把一户人家所有男丁全征发去打仗,总要留下部分男丁来维持生产。以《岳麓秦简》《续后汉书》等文献记载:在秦国五千到一万户左右的一个区域,总共能抽调2000人左右的脱产士兵。一般,秦国一户人家五口人,即使是以动员能力极高的战国时期,一个国家所能动员的兵民比例大概也就是1:25-1:50之间。斯巴达人的1:30正好在这个区间的靠前位置。换言之,如果超过这个比例,国家肯定出乱子。所以说,古代社会兵民比例极限也就在1:25-1:30。到达这个区间,肯定是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到了国运决战的时刻了。

纪录片中长平之战的秦军。来源/纪录片《喋血长平》截图

纪录片中长平之战的秦军。来源/纪录片《喋血长平》截图

粮食是最大瓶颈

为什么这个比例是极限?到底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更大比例的动员呢?从斯巴达和秦国的例子可知,古代制约军队规模的最大物质因素是粮食。古代形容一个国家强大,往往用“兵精粮足”。我们算一下粮食账,先秦时期,中国平均亩产粮食大约在87市斤左右。两汉时期,提高到96市斤左右。唐宋时期,平均亩产粮食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下降到90市斤左右,元代达到了115市斤左右,明清时期到156市斤左右。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作物生产水平勉强高了一倍。在没有科学育种、没有化肥农药的古代社会,农民再怎么拼命生产,在客观环境的限制下,也很难挤出更多的余粮去供养脱产士兵的。

明 佚名 江南农事图。来源/大英博物馆

明 佚名 江南农事图。来源/大英博物馆

农业环境较为优越的中国如此,贫瘠的欧洲土地更加难以支撑太多兵力。以早期英格兰为例,征募一名自由民民兵(Fyrd)的代价是20先令,这笔钱差不多是3600亩土地的产出。考虑到欧洲的实际情况,其国家的组织力远远弱于中国,征召的成本只会更高。所以,这也是中西方同时期战争中,欧洲交战方人数比较少的原因。

“民以食为天”,任何一支军队的统帅,必须保证自己的军队能够吃上饱饭。在缺少动物蛋白和副食品的古代,士兵对主食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一顿饭吃掉半斤粮食是很正常的。所以,粮食的生产和运输,成了军事行动中最为关键的内容。

首先是生产,战时在后方保有足够的人力维持粮食生产,毕竟上了前线后,不管是士兵还是民夫,都脱离了日常生产。所以,中国古代对征兵的要求,往往是“三丁抽一”或“五丁抽二”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户人家的三个男丁,抽取一人当兵;五个男丁,抽取二人当兵。这样给农业生产留下足够的人手,防止出现粮食不足、社会崩溃的情形。

现在我们知道了古代农业社会当中,动员军队的极限一般在1:25-1:30,并受到粮食生产能力的制约。如果超过这个比例,会有什么后果呢?

突破极限的后果

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之战,当时隋炀帝动员了百万大军,实际上约为70万。同时,还有大约150万民夫运输物资。隋朝在一个时期,动员了200多万人,这200多万人脱离了生产活动。如此动员规模,兵民比例达到1:20,超越了之前所计算的极限。这种超级动员顿时让隋朝的社会秩序崩溃,导致了隋末天下大乱。

隋攻高丽形势图。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隋攻高丽形势图。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不过历史上有无特例呢?比如,三国时期的蜀汉,90多万人口,却有10万军队,蜀汉1:9的常备军,怎么社会运行还比较正常?实际上,90多万人口这个数字只包含了蜀汉统计在册的户口,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豪强名义下的人口,并不列入统计范围。有人估算,蜀汉实际的兵民比应该在1:30左右。

比较宽松的例子是唐朝,盛唐时期全国有910万户人口,唐军总兵力为57万,兵民比例一般认为是在1:75-1:100之间。这样的兵民比例是国家可以承担的正常范围之内。到了明代,在军户制的制约下,全国6000万人口,有200万大军,看上去到了危险的1:30线。但根据洪武年间的诏令,70%的军人实际上是负责种地的庄稼汉,真正的脱产职业士兵数量在60万左右,兵民比约为1:100,所以,明代兵民比例在正常范围之内。

假设一下,如果给了足够的粮食,是否可能把古代社会的动员水平提高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古代军队作战,除了吃饭,还需要其他物资,主要是刀枪盔甲、弓弩箭矢等军用物资,一样需要大量人手。按照出土的秦简记载,每一位在秦国兵工厂里从事生产武器的脱产工匠,需要三名以上的农夫进行供养。为前线几十万大军提供武器装备的工匠们所需要的供养人数,已经和给士兵提供的民夫数量相差无几。赤手空拳的军队打不了仗,动员出再多的人力,一身布衣,两手空空,上了战场等于送死去。在古代的生产力限制下,为军队提供的武器数量相当有限,战争对物资的消耗又极大,所以,装备同样限制了古代社会动员军队的能力。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把宝贵的物资运到部队手中,也是一大难题。《梦溪笔谈》中的说法,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军事行动可以维持18天。如果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军事行动可以维持31天。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用30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就很困难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出动10万大军去打仗,需要同时征调30万民夫的运力来支撑后勤。这样一来,这个国家就要有40万人脱离生产,其他国民压力必然陡增,时间一长,吃饭的压力足以把国家压垮。

终上所述,古代冷兵器农业社会时期,在动员能力上的极限比例基本在1:25到1:30左右,一旦超过这个比例,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比较正常的兵民比一般在1:100左右。这样的比例一般对社会压力较小,还能保证有一支强大的可战之军。

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精兵简政”政策中规定,根据地的兵民比不得超过3%,还是1:30左右。看来,社会发展有铁一般的客观规律,农业社会的极限动员比例,一直到抗战时期还是一样。

图片抗日战争时期军队操练。来源/纪录片《大抗战》截图

图片抗日战争时期军队操练。来源/纪录片《大抗战》截图

参考资料:

[1](汉)司马迁著;杨燕起译.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20.07.

[2]刘雪河.蜀汉人口问题研究[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8):14-16+24.

[3]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8-20.

[4](北宋)沈括撰.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20.12.

[5](英)西蒙·詹金斯着;钱锋译.英格兰简史从公元410年到21世纪的帝国兴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09.

[6](古希腊)修昔底德(Thucydides)著;谢德风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04.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