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蔣勳:我最愛北宋的平淡天真(3)

2022-08-12 10:25:47曆史研習所

談生命中的寬容,談在拿掉所有外在的權力、財富之後,人怎麼樣才能像一個人,這些問題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為什麼我喜歡北宋的知識分子?因為我覺得北宋的知識分子最像人了。這個說法有點奇怪,知識分子當然都是人。我的意思是說曆史上知識分子很難做自己,反而一直在文化裏被扭曲著,尤其是在政權當中,他被扭曲以後回不來。

可是 宋朝的知識分子可以回來做自己,可以回來做自我 ,而這種自我的釋放使得宋朝在文化的創造力上,產生了一種我們叫做“平淡天真”的東西。宋朝的美學最喜歡講的字是“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為之。

△寒食帖

△寒食帖

各位如果去台北故宮看到《寒食帖》,你會覺得宋朝人寫字絕對不像唐朝人那樣規規矩矩地寫楷書,他可以隨意,寫錯字就點一點,再改一改就好了,沒有人規定一個偉大的書法裏沒有錯字。

所以《寒食帖》裏錯字都可以存在,他覺得錯了為什麼一定要再寫一次呢,生命裏麵的錯誤讓別人看到會這麼難堪嗎?這個字錯了,他把它圈掉,旁邊又補上一個字,這些在書法中都出現了,所以黃庭堅、蘇東坡的書法裏充滿塗改的部分,書法的美學因此從一個官方的很正式的規格轉成為性情的流露。就是說所謂的藝術是可以看到你的真性情,你的真性情裏麵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去掩蓋它。

我在前麵曾講到宋代的文人崇尚理學,其實這樣的一個哲學,它也與後蜀跟南唐有關,滲透了它們某種非常奇特的流浪感。我用到了一個很特殊的詞彙——“流浪感”。我講的“流浪”,意思是說一種生命的不定形式,是說我可能在旅途當中。

我們介紹過《春江花月夜》,那就是一個旅途當中的流浪感,可是更大的流浪,有一點像佛經裏麵說的“流浪生死”,就是生命從哪裏來,又到哪裏去的流浪之感,這個流浪之感使我講的那個生命的不定性會產生真正的惆悵跟愁緒。

上一頁3/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