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八百年前,明朝人在衣、食、住、行方麵是如何炫富的?

2022-07-21 10:56:52清風明月逍遙客

炫富,即炫耀性消費,意指富裕階層通過鋪張浪費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財力和社會地位,藉此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

長久以來,中國傳統就講求藏富不露。因此,這種虛榮示富的行為在當今世代自然被視作禍根,不免會遭到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但有沒有想過在400多年前的明朝,這種浮躁消費方式卻是文化上最為濃鬱的一墨?

明初敦樸之風隨著時間的流逝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到了明朝中後期,社會一別當初大亂方定,百業凋敝的模樣,變得繁華奢靡起來。就連當初以雅為重的大夫們都因為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不再清傲瀟爽,甚至爭相加入到競奢大隊中。這種靡爛的縱欲之風大抵可以從衣、食、住、行四方麵說起。

八百年前,明朝人在衣、食、住、行方麵是如何炫富的?

雅俗並存的衣冠文化

早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以唐宋禮製為基礎,建立了明朝的服飾製度,而這套衣冠製度最強調的就是等級差異。朱元璋希望透過一係列的穿衣規格可以達到“辨貴賤、明等威”的政治功能,不再重蹈前朝“貴賤無等,僭禮敗度”的覆轍。隻是後來奢風漸遞,士大夫們也管不上這些嚴苛的繁文縟節。在隆慶萬曆年間,《嘉靖吳江縣誌》中就有提到:“習俗奢靡,故多僭越。庶人之妻多用命服,富民之室亦綴獸頭,不能頓革也。”為了在競商的比賽中脫穎而出,眾人的踰製僭越就從模仿帝皇後妃的服飾開始。一些士大夫不僅把國規中的士“頂平定巾”、“衣青直身”棄而不用,改為“峨冠博帶”、“方巾彩履色衣”,膽大的不但以天子龍紋、高階官員的鳥獸飾衣,更是腰金佩玉,導致當時“內官衣蟒腰玉者,禁中殆萬人,而武臣萬戶以上即腰金,計亦不下萬人。至於邊帥緹騎,冒功邀賞,腰玉者又不知其幾也。”令人震驚的是,一些朝廷命婦也卷入這奢競旋渦中,開始穿珠戴翠起來。就為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在江陰青陽鄒令人的墓中發現了大量的金飾、漆器,先不說金玉、翡翠本來就是上品命婦的專有物,當中金滿冠上所鑲嵌的寶石更不是一個七品官員的妻子可以肖想的珍寶。當然這隻是冰山一角,在廣西道監察禦史宋蕙墓等一些官員墓葬中也有大量寶石金簪。可想言之,僭越之風在明末期是多麼的猖獗。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