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古代“和親”,為何總是中原嫁公主,而非遊牧民族嫁中原

2022-05-20 10:42:41清風明月逍遙客

“和親”是指君主將自己或宗室的女兒嫁給他國君主以示兩國友好,增進關係,乃具有政治目的的聯姻。但為何“和親”總是中原王朝把公主嫁給遊牧民族的單於、可汗,而不是遊牧民族的郡主嫁給中原王朝的君主?

古代“和親”,為何總是中原嫁公主,而非遊牧民族嫁中原

在傳統華夷思想中,將中原王朝的女子嫁給其藩屬國或冊封國的君主或王族,又或者嫁給“外夷”,有確立臣屬關係的象征。所以我們幾乎見不到,有遊牧民族的公主嫁給中原王朝的皇帝皇子。至於另一方麵,遊牧民族接受中原“和親”,所求的目的並非隻求與中原國家定立臣屬關係。

宏觀一點看看東亞地區民族的曆史。基於氣候的因素,中原民族,通過耕種的形式充實自己,至於北方遊牧民族則要逐水而居,四野為家,到處遊走來“獲取”資源來充實自己,這種生活方式,他們一旦“南侵”,也就是從中原地區“獲取”他們所必需的一些物資,比如糧食、絹帛等,從農耕民族看來,這顯然是掠奪財物。

據了解,遊牧民族如果發展到某個階段時,如果隻單靠馬牛羊駝與中原地區進行和平貿易,占不到便宜之餘,日子會越過越窮。一旦挨不下去時,就隻好再聚集,南下中原搶掠。從戰國時期開始,北方匈奴南侵不斷,他們組成小規模的隊伍,在秦國、燕國、趙國等的邊境地帶搶掠,主要就是為了獲取日常生活必需的物資。

古代“和親”,為何總是中原嫁公主,而非遊牧民族嫁中原

當中原諸侯國不斷地反擊,並修築長城後,匈奴組織的小規模軍事行動,能夠獲得的物資越來越少。尤其是長城係防禦方式,能夠防禦和限製遊牧民族小規模、分散式、日常化進入農耕地區搶掠行動。但是,先秦時期“初階長城”其實不夠高,也不穩固,每當遊牧民族大規模南侵時,他們會拆毀長城,打開缺口,進入中原農耕地區,所以,的確難以有效阻止他們的行動。而今他們一旦要南下搶掠,就要組織規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武裝需要萬人以上的規模。

上一頁1/3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