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中華看點

我和我的“兩彈一星”父輩

2022-04-22 10:43:50央視新聞

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館裏,看似平常的物件,訴說的卻是中國核武器研發曆程中最艱辛、最壯闊的一段時光。朱光亞、王淦昌、於敏都曾在九所工作過,都是核物理學家。清明節前夕,《麵對麵》記者和朱光亞、王淦昌、於敏的子女一起來到九所新建的紀念館,重溫“兩彈一星功勳”的感人故事和那段難忘的激情歲月。

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

朱光亞,朱明遠的父親。1959年,34歲的朱光亞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長、第九研究院副院長,承擔起了中國核武器研製攻關技術領導的重擔。

很多年後,人們把九所的工作精煉為“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了這個工作而改名的人中,還有王遵明的父親王淦昌。

記者:您父親當時在美國物理界是很有名的。

王遵明:已經有一定知名度了,因為他有一定知名度,為了保密起見就把他叫王京,不許用王淦昌,十七年都這樣。那時候,劉傑、錢三強接見他,讓他轉行,他就說了以身許國。

我和我的“兩彈一星”父輩

“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出來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報效我的祖國”。這是王淦昌在德國柏林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說過的話。1934年,他回到祖國,一邊教學,一邊繼續基本粒子領域的研究,多次取得國際物理學界矚目的成果。1961年,中央希望他放棄自己的研究方向,參加不熟悉但是國家迫切需要的核武器研究,55歲的王淦昌給出了“我願以身許國”的回答。那之後,世界上少了一個赫赫有名的物理學家王淦昌,多了一個投身於核研究的王京。

我和我的“兩彈一星”父輩

為了核武器的研發,同樣轉變研究方向的,還有於辛的父親於敏。

從1960年底開始,於敏放棄自己擅長的原子核理論研究,轉向我國第一枚氫彈的研製工作。1965年,他被任命為核武器研究院理論部副主任,與理論部主任鄧稼先合作,帶領一群年輕的科學工作者一起集中進行氫彈技術的攻關。

我和我的“兩彈一星”父輩

在中國核武器發展的曆史上,九所的功績意義非凡,但對於王遵明、朱明遠和於辛來說,九所給了他們一個忙碌的、經常出差、很少見麵的父親。

上一頁1/6下一頁

相關閱讀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