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传统文化 >

今日寒露:风入蒹葭秋色晚 气冷露凝雁南归

今日寒露:风入蒹葭秋色晚 气冷露凝雁南归
2021-10-08 10:05:11 新华网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0月8日9时39分将迎来“寒露”节气。此时节,荷败蝉噤,桐残叶黄,千里霜铺,鸿雁南归,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

今日寒露:风入蒹葭秋色晚 气冷露凝雁南归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每年公历的10月7日、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度,为“寒露”节气开始。此时节,北半球阳光照射角度明显倾斜,地面接收的阳光热量显著减少,白天秋高气爽,夜晚冷若冰霜,因此“寒露”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说,此时节,大雁南飞,雀鸟不见,菊花竞开。

由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相对于“白露”而言,“寒露”期间气候更凉,气温更低,标志着深秋来临。“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甚至可见初霜,所以“寒露”之后的节气便是“霜降”。

“寒露”时节应该如何养生保健?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寒露”恰值热冷交替,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的生理活动一定要适应自然界规律,以确保体内阴阳平衡。科学安排衣食住行,使身体同步适应气候变化,对公众十分重要。

伤风受凉是此时节感冒的主要诱因,“寒露脚不露”,一定要随时注意增添衣物,注重足部保暖,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坚持温水浴足和穴位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加强户外锻炼并持之以恒,以增强体质。老年人宜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中青年可跑步、爬山、打球等;平日要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还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的胸襟。

“金秋之时,燥气当令”。饮食调理应遵循“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平衡五味”的原则,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少食辛辣,以防咽干口燥,而润燥多汁的各类水果,当为首选。常吃萝卜、冬瓜、白菜、莲藕以及豆类、海带、紫菜、银耳、芝麻、乳制品等,既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又可利肠解毒,调整血压,静心安神。(记者周润健)

 
(责任编辑:陈玲玲)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中国农业博物馆:展示博大精深的农业文明

    24-03-26 09:42:23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文明

    文心寻画境 天然得真趣

    24-03-19 10:47:40吴兴河,湖州

    微短剧为何能集中“收割”大学生?

    24-03-14 10:41:50​《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短视频

    旅拍火 游客乐 文旅融合 古城更美

    24-03-11 10:14:16文旅融合,平遥古城

    丝绸古道声悠扬 陇原文旅欢歌唱

    24-02-28 09:52:10“一带一路”,甘肃文旅

    “文字之都”文旅“上新”

    24-02-26 10:00:52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

    春节大鱼大肉吃腻了?快来跟宋人学做清淡养生粥!

    24-02-23 10:02:51《东京梦华录》,食疗养生,宋代

    北京的“龙脉”在哪里?

    24-02-19 10:13:40北京“龙脉”

    新春旅游玩法“上新”

    24-02-01 09:57:40文旅,春节旅游

    纪录片《智在匠心》 彰显中华非遗之美

    24-01-29 09:52:01中华非遗,纪录片《智在匠心》

    多彩文化 辉映红山(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24-01-23 09:56:15赤峰博物馆,红山良渚文化展”

    尺寸藏万象 抚简阅千年

    24-01-17 09:49:23甘肃简牍博物馆,简牍

    汉籍合璧 文脉赓续

    24-01-15 10:04:16中华古籍,数字化利用

    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无限生机

    24-01-08 10:08:14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

    專訪方力鈞:探索面孔与陶瓷

    23-12-29 15:47:31方力鈞,陶瓷艺术

    “无文物”体验展体验如何?

    23-12-27 10:09:16北京遇见博物馆,三星堆文化

    生肖舞蹈:引领“新国潮” 探索民族风

    23-12-20 10:30:45杨丽萍,生肖舞蹈系列艺术片《舞龙》

    “数”说2023中国旅游

    23-12-20 09:44:37文旅产业,旅游业